预防秋燥有讲究
原标题:预防秋燥有讲究
秋燥是中医概念,指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中医认为“燥胜则干”,就是说“燥”的特性是干涩,燥气侵袭人体容易损伤津液,影响身体健康。若燥气侵袭呼吸道,可能会出现干咳、咳嗽有痰、口唇干裂、声音沙哑、咽部干痛、鼻塞、鼻腔干燥、鼻出血等症状。若燥气侵袭头面部,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耳鸣、眼睛发红、牙龈肿痛等症状。若燥气侵袭肺脏,会使皮肤和毛发失去养分,可能会出现皮肤干涩无光泽、局部皲裂、毛发干枯等症状,甚至出现毛发脱落的情况。
中医认为,上医治未病。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发生。因此,建议战友们做好日常保养,增强身体免疫力,以预防秋燥。
起居有常。《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告诉我们,秋季要做到规律作息和调畅情志。规律作息。秋天要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使肺的气机变化与秋季的气候相适应,从而有助于养生防病。建议战友们早睡早起,尽量不要熬夜,早上6~7点起床,中午午休15~45分钟。调畅情志。秋燥易扰乱心神,使人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建议大家在秋季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培养乐观情绪,出现不良情绪时及时调节。
饮食有节。中医认为“燥者濡之”,就是说秋燥要以滋润津液为主。建议战友们在秋季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蜂蜜、白萝卜、莲子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体质的人群选择的润燥食物也不同。体质虚寒(四肢不温、小腹冷痛,怕冷恶风)的人群,可适当吃些温润的食物,如糯米、山药、莲藕、南瓜、甜杏仁等;阴虚(容易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失眠等)的人群,可适当吃些凉润的食物,如百合、雪梨、甘蔗、蜜柚等。此外,饮食上还要少辛增酸。中医认为,秋季肺气过盛,可能损伤肝脏,多吃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过盛的肺气。因此,建议大家适当吃一些酸性食物(苹果、梨、石榴、山楂、橘子等),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物等)。
适度运动。秋季气候宜人,是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建议大家每天进行30 分钟左右的户外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五禽戏、八段锦等,能够舒缓筋骨,调畅气息,增强免疫力。如果运动过程中出汗较多,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决定,不要过度。此外,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建议战友们运动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多喝水是预防秋燥的有效方法。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2000毫升左右,有条件的还可适当饮用清热润燥的茶饮,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提高免疫力。在此,为战友们介绍几种清热润燥的茶饮。①百合菊花麦冬蜂蜜茶。菊花6克、麦冬6克、百合6克混合在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还可加入少许蜂蜜调味,起到养阴润肺、滋阴清火的功效。脾胃虚弱者取菊花3克、百合3克、黄精6克混合在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既清热润肺,又健脾益气。②百合蜂蜜柚子茶。百合6克、蜂蜜10克、柚子肉20克混合在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起到清肺润燥的功效。脾胃虚寒者可在上述茶饮的基础上加10克山药。③川贝百合核桃饮。深秋时节,气候渐凉,可选择川贝百合核桃饮。川贝1克、百合6克、核桃仁9克混合在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起到养阴润肺、补肺益肾的功效。脾胃虚弱者,可将百合用量减少至3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进食一些滋养肺胃的营养粥,也有助于预防秋燥,如莲子薏米百合粥、银耳莲子羹等。
穴位点按。穴位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体表反应点,通过点按这些反应点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秋燥易伤肺经,平时点按肺经上的常用穴位,有助于提高肺的免疫力,避免秋燥侵袭肺脏及呼吸道。在此,为战友们介绍3个常用穴位:①合谷穴(手背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②曲池穴(屈肘成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③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建议每天用手指点按以上3个穴位80~100下,早晚各1次。点按穴位时要手法轻柔,力道适中。(查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