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立医疗 卫福部拟推免费咨商
莲花基金会17日公布「晚美人生大调查」,显示有9成中老年人赞同自然死,却仅15%完成预立安宁缓和;签署预立医疗决定人数更低,仅9万5千多人,不到全国人口1%。(李念庭摄)
台湾进入超高龄社会,善终议题引发关注,我国2019年起推动《病人自主权利法》,鼓励民众经预立医疗照护咨商(ACP)后,签署预立医疗决定(AD),在健康时替临终生命做选择。但卫福部统计,我国签署AD仅9万5千多人,不足全国人口1%,卫福部长邱泰源17日表示,ACP自费约3千元,让很多人裹足不前,未来将扩大健保给付ACP对象,拟由政府补助、全民免费,落实安宁善终。
邱泰源说明,发生危急状况,医疗端一定会插管、心肺复苏,或运用医疗科技维持心跳和呼吸,但病人苦撑几天最终过世,会耗费更庞大医疗资源,延长濒死过程而非自然生命,导致病人承受不必要痛苦,也占用其他急症患者的加护病房床位。
依《病主法》规定,罹患严重伤病、无法避免死亡的末期病人,可经ACP后签署预立医疗决定,拒绝维生医疗、心肺复苏术、鼻胃管灌食等延命措施。邱泰源指出,ACP须动员许多人力,各医院普遍收费约3千元,导致民众却步,健保署去年7月跨出第一步,将4类族群纳入ACP健保给付,免费接受咨询,未来将增加健保预算,逐步扩大ACP给付对象,以全民免费为目标。
莲花基金会昨公布「晚美人生大调查」,3217名50至90岁中高龄族群中,9成赞同「自然死」,即不接受插管治疗、心肺复苏等延命措施,没有痛苦地自然老去,但仅15%完成预立安宁缓和(DNR),签署率偏低原因包括不清楚DNR及AD、不想签、家属无法配合及费用考量等。
邱泰源指出,签署DNR及AD就能依病人生前意愿做相关处置,面对紧急事件,家人不会太惊慌,医疗人员也能给予最适当照护。目前国内签署DNR人数约103万人,AD签署率更低,未来将在长照3.0中扩大安宁缓和医疗照护末期临终个案服务,加强机构安养照护、安宁缓和量能,结合《病主法》签署,落实安宁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