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立医疗签署率低 卫福部拟推健保给付预立医疗咨商

预立医疗签署率低,卫福部拟推健保给付预立医疗咨商。(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台湾自2019年起推动《病人自主权利法》,鼓励民众透过预立医疗照护咨商(ACP),签署预立医疗决定(AD),在健康时替生命做选择,保障善终权利。卫福部统计,我国签署预立医疗决定人数仅9万5千多人,不足全国人口1%,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ACP自费约3千元,让很多民众裹足不前,未来将增加健保预算,拟扩大健保给付ACP对象,目标让全民由政府补助,落实安宁善终目标。

台湾安宁缓和医学学会理事长程劭仪表示,我国民众大多同意自然死,认为不要插管治疗,但签署预立安宁缓和(DNR)人数仅15%,约103万人,签署预立医疗决定(AD)人数更少,仅9万5千多人,不到全国人口1%,非常少,显示未来如何将乐活、终活与行动做连结,医学会将全力提升安宁缓和医疗品质,让国人能善终、减少安乐死等声音。

我国《病人自主权利法》规定,民众可经预立医疗照护咨商(ACP)做出预立医疗决定(AD),在保有意识时预先替自己做出决定,保障末期病人在病情危急时,能拒绝接受维生医疗、心肺复苏术、鼻胃管灌食等延命措施。

健保署自去年7月,将预立医疗咨商(ACP)纳入健保给付,新增4类族群终生健保给付一次,包括65岁以上重大伤病且罹患安宁收案条件疾病、临床失智评估量表0.5~1分、病人自主权利法第14条第1项第5款所公告疾病、居家医疗照护整合计划对象。

预立医疗咨商要动员医师、护理师、心理师等人,邱泰源表示,各医院普遍收费约2~3千元,导致很多民众裹足不前。健保署去年7月起跨出第一步,先让住院病人能免费接受咨询,未来也将增加健保预算,扩大ACP健保给付对象及推动预立医疗,「最好是全民通通让政府来补助」。

卫福部长邱泰源今日参加活动表示,我国签署预立医疗决定比率低,未来将逐步扩大健保给付ACP对象。(李念庭摄)

邱泰源说明,当病人进入急诊,医疗人员一定会进行插管、心肺复苏等,或运用医疗科技维持心跳和呼吸,被称为「死亡套餐」,病人苦撑几天最终过世,所耗费的医疗资源庞大,可能达30、50万以上,是在延长濒死过程而非病人的自然生命,导致他们承受不必要痛苦,且占用医院加护病房床位,也可能让真正需要床位的人无法使用。

邱泰源指出,如果能签署预立医疗决定,就能依照病人意旨做相关处置,面对紧急事件家人也不会太过惊慌,是一种「爱的表现」,也能让医疗人员进行最适当的照护,但目前预立医疗决定签署率低,未来将在长照3.0将结合医疗与长照,扩大安宁缓和医疗照护末期临终个案服务,加强机构安养照护、安宁缓和量能,结合病人自主权利法签署,落实安宁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