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向导山难救援沦免费劳工 山友盼政府正视山难搜救问题

排云山庄云豹登山队靠人力背负,徒步行走十几公里山路受伤山友下山。(图/玉管处提供,下同。)

记者白珈阳/南投报导

台湾山势险峻,政府6月起开放山林政策,却未提升相关救难制度。目前担任山难搜救急先锋的是原住民向导,5月玉山山友遭雷击,因暴雨导致交通受阻无法抢救,全靠云豹登山队员徒步揹负伤者十几公里揹下山,而如此艰困的搜救任务却没收取任何费用,政府应建立专业山区救难单位,不该让原住民向导沦为「免费劳工」。

国内7成的山难搜救任务,其实几乎都是靠这群原住民高山向导,他们除身负攀登揹工任务,更是山难救援主力,但他们除了以志工或义消等名义可领取微薄津贴,完全没有收取任何其它费用。

负责玉山排云山庄营运的云豹登山队,5月出动救援玉山遭雷击山友,因当时暴雨不停,导致台18线边坡坍方阻断双向交通,折返后改台21线新中横公路南投县方向前进,却又再度碰上大石阻挡,最后只好由两名队员徒步行走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将伤者揹负下山至登山口,却没收取任何费用,还马上返回排云山庄值勤,不少山友感谢他们的付出,称其是玉山守护者

高山专业向导谷明光说,台湾山域开放,民众攀登高山更方便,但目前攀登高山,大多不需高山响导,因此开放山域后,原住民向导是否会增加工作机会或收入,仍有待观察。

古明光提到,原住民向导都是抱持着救人为先的态度,没想过要收取费用,每次出动任务真的都是在「积功德」。他也说,因山区管理单位多,入山时又需要申请,协助救难的原住民向导因无法事先抽签,在山屋过夜时就没有床位,只能打地铺而遭山友质疑,觉得向导们不被尊重。盼未来山屋能够保留工作床位给救难的向导。

南投县消防分队长柯翔译表示,台湾山域如今开放,可预期山难频率将会增加,而消防本职是消防和救护,山区搜救并非专长,政府应成立专职山难搜救单位,别再将问题丢给第一线的消防人员

玉管处副处长林文和说,原住民响导身为山难搜救急先锋,为山林付出很多心力,但因为法令限制多,他们辛苦参与救难任务,却只能由各单位以志工或义消名义提供微些津贴。

也有山友提到,政府既然开放山林,须正视山区救难问题,例如落实使用者付费、成立专业救援单位并将原住民向导纳入救援体系,使山友能安心入山,别再让原住民向导救人像是在「做功德」,沦为「免费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