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特产」3月北京对外展出 水晶容器38.44公分藏玄机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首度在媒体前曝光。(图/翻摄新华网)
大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携回约1731克的「土特产」月壤,将于3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亮相,供一般民众近距离观赏。大陆国博馆昨(22)日首度公开月壤容器的造型,设计师表示,该月球样品的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借鉴青铜「尊」造型,外部高38.44cm,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km,宽22.89cm,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首度在媒体前曝光。(图/翻摄新华网)
《北青网》报导,赴月「出差」的嫦娥五号返回器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成功降落,此后科研工作者们便开始了对月壤的保存、解析与科研环节工作。两个多月过去,如今月壤已抵达国博,观众于3月就可在国博一睹月壤真容。
对于即将展出的「月壤」,北京国家博物馆特制一件水晶容器用于展示及储存。这件容器内部造型由地球、大陆地图、月球及月壤组成。月壤储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中,借由填满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现形似月球的形象。
至于容器下端的地球造型则利用磨砂透光,凸显透光的大陆地图,象征华夏大陆对月亮的憧憬。容器内的地球与月球间相隔9.9cm,取意古人所描绘的「天有九霄」,寓意大陆探月突破极限、跨越「九重」,使珍贵的月壤与精心设计的容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