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经济成长有变数 三产业持续看好
宝山会客室 陈明郎。(图/理财周刊提供)
去年初,中研院及各调研机构预估台湾今(2022)年GDP仅成长3.2%,年底喜出望外开出红盘,来到6.04%,面对今年市场乐观谨慎看待,由于基期已高,今年GDP成长势必下修,主计处预估4.15%,中央研究院经济所预测略微保守,下修到3.85%,资深研究员陈明郎表示,今年成长动能来自民间消费,Omicron变异株来势汹汹,今年经济成长还会有变数。
根据中研院经济所统计,去年GDP成长主要来自于投资和出口,投资成长14.85%,出口成长10.99%,占GDP比重最大宗的民间消费仅成长0.05%,几乎没有成长。
疫情影响力大于一切
陈明郎说明,最主要是出口连结于投资,拜美中贸易战、中国政府打贪之赐,加上疫情影响,刺激台商回台投资,投资项目集中在高科技产业,高达五兆的投资金额中,台积电占将近一兆,带动相关产业的资金涌入台湾。
出口部分,主力来自于高科技电子产品居多,延续2020年,远距商机仍是重中之重,分区上班、在家工作及在家学习成为新常态,平板、笔电、手机等科技产品销售畅旺,基本上除了记忆体之外,里面的晶片几乎由台积电代工,这些晶片都是高单价产品,由航空运输并无塞港问题。
在各国陆续施打疫苗的进度下,原本预估今年疫情会比去年减缓,预估今年民间消费年增率5.27%,成为今年经济成长的火车头。
陈明郎认为,观光、餐饮影响内需甚钜,交通、食宿、精品等消费都涵盖其中,过去一年的闷经济,民众口袋有钱,今年可望有报复性消费,原本乐观看待今年中边境解封,国外人士来台旅游可拉擡民间消费力,但在Omicron变异病株传染力高于Delta,年中是否能控制一切仍有变数。
台湾近期感受到通膨压力,2021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1%(主计处预估值1.98%),中研院经济所预估今年略为上升到2.04%(主计处预估值1.61%),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膨来到6.8%(2021年11月),美国是大宗物资出口国,加上疫情Omicron的不确定因素,美国通膨未解,台湾通膨也很难解套。
成本转嫁 结构性通膨
「美国经济太好了,好的不得了」,陈明郎说,美国去年GDP来到3~4%,对于三.五亿人口这么庞大的经济来说,算是非常畅旺,由于需求强劲,就业率攀升,缺工严重造成工资上涨,厂商成本垫高,不得不将新的成本负担转给消费者,加上塞港问题,供应链紊乱未得到充分解决,而导致物价上扬。
陈明郎认为,此次通膨为「结构性通膨」,由于薪资、原物料上涨而导致物价上涨,绝非1970年代的「停滞性通膨」,1970年代的通膨是因为越战之后,美国经济衰退,失业率攀高而造成物价上扬,与今日美国经济大好的情况迥异,预计在一、两年内,疫情缓解、供应链紊乱获得解决,经贸恢复正常秩序,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应会回到正常的水准。
美国今年经济持续畅旺
再来,过去美国政府采用凯因斯政策,试图以印钞票解决通膨问题,现在的美国政府知道如何以利率控制货币供给,除非谷物歉收,正常情况下升息即可抑制通膨。
陈明郎强调,美联储已释放今年升息三次的讯息,加上QE缩减购债,货币供给开始紧缩,今年通膨应不会持续攀升,最多维持跟去年一样在6%,或略为下修到4%。
美国去年经济高成长,是因为反映前(2020)年基期较低,基本面回弹,整个经济体动起来,升息会使美国股市稍微回落,进入盘整阶段,但科技、生技医药等产业基本面强劲支撑,美国今年经济仍持续畅旺。
美联储升息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陈明郎说明,美国现在利率很低,趋近于零,假设今年升息四次,一次升一个基准点,一年升息1%,如果一次升一.五个基准点,一年也才升息1.5%,其实没有想像中的严重。
基本物价控制在可接受水准
唯一要注意的是,美国升息,美元转强,台币升值压力变小,有利台湾出口,然若台湾对美国出超多,是一个升值的压力,届时,美元兑台币汇率孰强孰弱,得看哪边的力道较强。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元转强,全球资金会往美国流动,有利企业到美国置产,美国可靠国际资金(资本帐)弥补汇率及贸易的亏损(经常帐)。
美国预告今年升息三次,台湾央行可能因为物价上涨,跟进升息一、二次,让基本物价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准,以减少民众抱怨。
「利率升,汇率就涨,汇率涨,物价就会跌」,因为利率变高,有贷款的民众要多付出利息,购买能力降低,需求边际就会递减,例如,千万贷款,利息从1.5%升到1.8%,每个月贷款利息支出增加三千元,一年增加近三万六千元,有房贷的家庭或年轻首购族,必要做好资金规划。
半导体、生医、金融 持续看好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占全球消费25%,中国大陆位居第二,占15%,2021年中国GDP成长6.5%,相较于2020年成长已经放缓,市场认为,经济下行原因与疫情反扑有关,去年度中国许多大城市包含西安、郑州、天津、珠海都实施强制封锁,中国对疫情的清零政策,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
对于全球资金紧缩的态势,中国政府反其道而行,仍处以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在冬奥来临前的关键时刻经济崩溃。陈明郎认为,明年度中国经济成长若持续放缓,多少会因为供给短缺而导致物价上涨,但以目前中小企业在东南亚各国有厂,能弹性应对需求,物价上涨不致太过严重。
针对今年的投资市场,由于台币及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强劲,陈明郎建议,企业可趁此机会进行海外并购,加强供应链布局,以产业端来看,半导体、生技医药、金融延续去年荣景,仍持续看好,投资人可多加留意。
本文作者:蔡武穆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17期》)
《理财周刊11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