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年代中消失的恋爱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12月12日是北一女校庆,有网民在FB发文分享,当天高二班级有一桌提供「陪聊」的摊位,「10分钟收费45元,座无虚席,来客清一色全是男生。原本隔着桌子来聊聊天本是小事,但消息一出,在网路上便引起各方争议。为何简单的摆摊陪聊会成为议题?因为,在好事的乡民推波助澜下,很快地,这件事情就变成与「坐台」、「直播」或「日本JK咖啡厅」等等一堆充满性暗示的玩笑有关,而那些言论自然也引起另一波抗议声浪,认为这些玩笑是在羞辱北一女学生,并充满「父权凝视」、情色化...等等,简单而言,就是严重物化女性。

这让我想起2014年我因为市场调研的目的去拜访涩谷女仆咖啡店,里面的男人属我最年轻了,店规定不能动手,只能动口,一群可爱的小萝莉们用着我听不懂的日文,让那些大大叔们一个个是笑得十分腼腆,仿佛再一次地陷入爱情之中,时间到了,整理一下衣裳,走出门口时,又回复到了那个年纪男人该有的庄严样貌

回到陪聊事件的本身,又不卖身,又不骗财,规则清楚,就算不是纯聊天,利用那个短暂的10分钟,只是单纯贩售一种当下的爱情感,又有何问题呢?特别是在这个爱情已逐渐变成上一个世纪的怀旧情怀科技年代里,有需求,就可能有服务存在。

为什么说科技年代里爱情已逐渐变成上一个世纪的怀旧情怀?

日文科技社会观察《2028》一书中提到,在未来,恋爱将成为一种怀旧情节,主要是因为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恋爱边界正以极快的速度消逝。这样的现象约略起始于2007年,当时各式的媒体开始频繁使用年轻人的XX冷感,像是汽车冷感、啤酒冷感、甚至是恋爱冷感。而2007年正巧是第一支iPhone诞生的时间。

确实,智慧型手机诞生后各式应用程式提供我们新的交友媒介,先不论新闻上常播报的那些负面案例,我们认识人的方式真的变了。不论是Facebook或交友软体,照片顺眼了、聊一聊发现不是诈骗集团后,便可能开始享受被异性撩拨的快感,指尖上就能享有满满的恋爱。虚拟和实体恋爱的差异除了肉体的真实接触外,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充斥着恋爱感的虚拟世界常让人流连忘返。这并不局限在虚拟世界认识真人,认识虚拟世界的二次元角色同样掀起了不小的浪潮。像是乖巧听话不吵闹的二次元新娘就有不少追随者,日本在2017年甚至推出了VR婚礼,让许多御宅族们娶回自己的二次元美娇娘

世界各国结婚率、出生率断崖式下跌,社会好像也不得不接受单身当道的趋势,所谓的「单身不是公害」主义,便利商店开始出现一人豪华套餐高楼大厦里单身套房激增,这就是大前研一畅销书一个人的经济学的社会背景。伴随恋爱关系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在年轻一代尤为明显,他们不像我一辈兄弟姊妹一只手指头数不完,少子化让他们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下长大,要什么有什么,对于自己宠爱万分,利他主义相对也越来越少见,在虚拟世界同温层效应下,顾影自怜已成常态

我们试着想一想,传统爱情讲的都是爱对方超过自己,当一个人爱自己远超过他人,那么,爱情将如何发生?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越来越多人身上,那么,爱情是否真的仅仅是上一个世纪的怀旧情怀?

《大西洋月刊》研究显示,千禧一代比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约会性爱的次数都更少,结婚也更晚,更年轻一代则似乎在步他们的后尘,这现象看来是有迹可循的。

数位时代价值观的更迭速度之快,让许多影视作品常常会将消逝的价值观塑造成怀旧情节,并加以吹捧美化,所以当2016年《你的名字》及《月薪娇妻》以恋爱题材轰动一时的影视作品推出后,许多媒体报导纷纷表示「年轻人还是期待爱情的」,但在我看来,可能也只是精明的影视投资人意识到实体世界的爱情消逝之快,人们需要心理上的补偿,而用影视作品缅怀曾经的美好爱情也说不一定。

说到这个份上,搞不好琼瑶阿姨过去那种爱情剧可以再拿出来,只要打中年轻人对爱情的怀旧感,应该可以再红火一次。

(作者为科技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