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恒中追寻自我 蒲宜君的诗意雕塑

出身雕塑世家,蒲宜君寻寻觅觅,最终仍走向这条熟悉的路。不同于祖父蒲添生古典严谨、父亲蒲浩明人文浪漫,她以细腻的情感,将对生命的探索注入冰冷的不锈钢质地里,使作品满富诗意韵味无穷,获七次巴黎秋季沙龙的入选肯定。

艺术童年日常 召唤雕塑之路

雕塑家蒲宜君,很难不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外曾祖父陈澄波,祖父蒲添生,父亲蒲浩明,一列排开,俨然是个艺术世家。

蒲怡君雕塑家。

祖父蒲添生,台湾写实派雕塑家,作品严谨内敛,曾言:「我把我的一生奉献给雕塑,雕塑也给了我一生」。父亲蒲浩明,留学法国,具人文浪漫情怀。蒲宜君说起家中的两位长辈,不见传承的使命或焦虑,反而满载着温暖的童年记忆记忆里的童年,家中偌大挑高的工作室、明亮的天井、大人们爬上爬下的梯子以及防止雕塑干燥的裹布与塑胶套。这些意象,一点一滴地渗入小小蒲宜君的大脑里,安安稳稳地存放下来,她约莫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未来逐一提取。

工作室里,还有寒暑假帮忙打扫环境的回忆。拔钉子、堆土堆、爬进爸爸的大模型挖土,蒲宜君说起这些经验,没有一点苦闷不满,仅有和兄弟姊妹一块工作的充实愉悦。只是那时,她并未在这样的生活中,将成为雕塑家当作人生志向

纵使从小受艺术与雕塑的薰陶,但家人一致认为艺术家生活太苦,小小蒲宜君便按着世俗的期待,乖乖学习,好好念书考试,取得好成绩,选了好学校、好科系。然而,幼年时在阁楼上看爷爷创作的那个自己,总会冒出头来提醒,好像更适合做一些不一样的事。

真正的想念,总在离开之后涌现,艺术对蒲宜君而言也是如此。当她做着一般的工作,过着一般的生活,她开始想起以往艺术之于她如呼吸般平常的日子,也才突然发现,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以往,她尝试多样的媒材,做过装置艺术,最后,她仍回归原点钟情于雕塑。雕塑是熟悉的、充满安心感的艺术呈现方式,能让她想起小时候泥香。但要用它去捕捉那些飘在空中的意象,却也极具挑战。对蒲宜君而言,在安稳中开展各种可能,是雕塑之所以迷人原因

蒲怡君雕塑家导览作品。图/丁绍原摄。

(完整文章请看城市美学态度)【延伸阅读】追寻自然的水彩人生 乌托邦艺想家鸿图想追踪更多设计、艺术与生活类报导吗?点选疯设计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带你欣赏更多精彩创意!※本文由城市美学新态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