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疑气爆洒水无用 陈菊PO文:这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对于高雄恐怖气爆事故,外泄气体疑为丙烯,对于第一时间消防人员的应变方法,有化学老师质疑,油水不互溶,洒水根本没用。市长陈菊1日晚间在脸书发文,说明气爆前3小时,消防局第一时间便抵达现场执行喷洒水雾的措施,并要求石化业者及环保署到场辨识气体及来源,以进行后续处置。
陈菊在文中提到,高市府消防局于7月31日20时46分接获民众通报,水沟冒白烟,有不明气体外泄现象,第一时间消防局便抵达现场并成立指挥中心,并喷洒水雾降低浓度之标准处置措施,同时要求石化业者及环保署南区毒灾队到场以辨识气体为何及来源,以准确判断后续处置。
▲遭疑气爆洒水无用,陈菊PO文:这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图/翻摄陈菊粉丝团)
然而,气体辨识过程相当费时,且探测范围广大,难以立即确认,在场业者皆否认是其管线泄漏,外漏气体直至午夜零时前5分钟才辨识出为「丙烯」,紧接着便发生气爆,而正是因为现场立即派驻大量警义消,所以才有许多同仁遭遇气爆导致受伤、殉职及失踪。
在此黄金3小时内,陈菊指出,市府一直在与时间赛跑,积极执行救灾相关作为,包括:
一、第一时间大量警义消赶赴现场:消防局救灾救护指挥中心于7月31日20时46分接获民众通报不明气体喷发,消防局立即派遣大队长王崇旭、中队长黄世华率瑞隆、苓雅、前镇等分队各式消防救灾、救护车辆,合计58人前往现场抢救,并立即通报各级长官知悉。
二、喷水稀释气体:消防局救灾人车于20时47分陆续抵达现场,即发现凯旋三路和二圣一路口人口盖、水沟及轻轨工地等处冒出白烟,疑似瓦斯味,且多处喷发无法确认泄漏源,立即架设水雾炮塔防护各喷发处以稀释浓度,并同时通报警察局及行政院环保局南区毒灾应变队派员于现场建立管制区及现场气体侦测等事宜。
三、积极分头进行抢救:于21时16分起陆续于各处报案电话疑似有瓦斯异味,相关地点、救灾人车处置说明如下:
(一)21时16分前镇区瑞隆路412号,出动12车30人前往抢救。
(二)21时30分前镇区岗山西街与岗山中街,出动1车3人前往抢救。
(三)21时40分前镇区广东三街和汕头街口,出动1车5人前往抢救。
(四)21时56分苓雅区三多一路267号附近,出动1车2人前往抢救。
(五)22时7分前镇区一心一路162号,出动1车2人前往抢救。
(六)22时15分前镇区民瑞路和中山三路口,出动1车2人前往抢救。
(七)22时22分前镇区岗山西街301巷9号,水沟盖气爆,出动7车21人前往抢救。
▲把握黄金救援时间!1日晚间搜救持续进行。(图/记者黄克翔摄)
四、确认泄漏气体种类来源:在进行气体防爆作业前,必须先确定其气体种类、泄露地点,此一作业其实耗费时间,尤其事故现场范围广大,更增加查察的难度。现场经环保署人员耗费许多时间,才刚验出气体系属丙烯,现场即发生气爆。这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五、 协调相关供气业者确认管线权属:要切断供气,必须先确认管线权属。消防局于20时47分陆续通报市府相关局处(警察局、经济发展局、捷运局、环境保护局、工务局、水利局)及欣高瓦斯、中油、中石化及李长荣化工等事业单位派员进驻现场指挥中心(凯旋三路和二圣一路口),并搜寻现场泄漏管线地点及种类俾利止漏,惟相关事业单位均表示非为该单位管线泄漏,救灾人员持续于现场泄漏处架设水雾防护及降低气体浓度,惟现场于8月1日零时整,自三多路卫武营附近-凯旋路-一心路-光华路-中山路口发生石化气爆,石化气爆长度约计6公里,同时引发强烈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