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蚵壳雕刻」登厦门文博会 陆商邀约「把手艺教给受刑人」

▲彰化蚵艺家余季(左)首次参加厦门文博会。(图/记者蔡绍坚翻摄)

记者蔡绍坚/厦门报导

第十二届两岸文博会1至4日在厦门举行,台湾县市主题展位从去年的5个增加至8个,首次与会的彰化县特产花卉水果设计展位形象,并邀请多家业者与多名工艺家参展。其中,王功艺术家余季将废弃蚵壳化身为艺术品的「蚵壳雕刻」受到许多在地人的喜爱,甚至有人想请他将这门手艺传授给监狱受刑人陶冶心灵,也培养一技之长。

格玮国际生活用品设计为主,本次带来的主力产品是结合竹编与LED的「依靠提灯」。总经理赖建源表示,这款提灯是以早期的「马灯」为意象设计,最早是想供老人家夜间外出使用,内建电池及LED,平时放在底座上充电照明,提着也能持续照明10小时

▼ 格玮国际设计的「依靠提灯」。(图/记者蔡绍坚摄)

赖建源介绍,提灯外的竹编是手工乱编,每一个的形状都不同,从孔洞照明的感觉很有气氛。此外,为了提供消费者平易近人价格,还特别设计了一款铁编款,是以铁线编织,因为工序较单纯,价格只要竹编款的一半,设计的概念相同。

赖建源指出,他们是首次来厦门参展,民众的询问度很高,对提灯的外型及设计理念很感兴趣。另外,现场也有不少代理商来洽谈,希望未来能有合作的机会。

▼ 「依靠提灯」的电池可供10小时照明。(图/记者蔡绍坚摄)

蚵艺专家余季也是首次来厦门参展,他在彰化王功渔港经营蚵艺文化馆,将废弃的蚵壳当作创作媒材,雕刻成各式各样的形象,而他个人最喜爱的就是王功海边常见的高跷鸻等水鸟

余季表示,他的故乡王功渔港是蚵的故乡,所以回到家乡后,他一直在思考蚵与艺术的结合方式,最后决定将废弃的蚵壳当作雕刻的媒材,创造出富有在地故事的艺术品,「像这个黑面琵鹭身体,就是用蚵壳去雕出来的,鸟脚则是铁线涂上蚵土(蚵壳磨粉),底座很明显,也是蚵壳。」

余季提到,他从事蚵艺创作已经10多年,除了自己创作之外,也将技术简化,传授给当地外籍配偶改善家庭生活,「我一开始创作,就不只是为了艺术,而是希望能为王功创造一个新的商机,王功有很多外籍配偶平常没有工作,但家中又有经济压力,我把这些手艺简化,交给她们制作贩售之后就有收入了,现在蚵艺馆的作品大多都是她们的制作的。」

▼ 余季将废弃蚵壳雕刻成优雅的黑面琵鹭。(图/记者蔡绍坚翻摄)

余季也是首次来厦门参展,展品受到很多民众的关注,他指出,厦门也有养蚵产业,对蚵并不陌生(厦门称蚵为:海蛎),但很多在地人看见蚵壳能变成艺术品,还是感到非常新鲜,「这几天询问度很高,还有人想找我们合作,要把这门手艺教给大陆监狱里的受刑人,让受刑人陶冶心灵,也培养一技之长。」

彰化县城市暨观光发展企划发展科科长王雅蕾表示,彰化的强项是产业,因此除了邀请工艺家外,也有多家业者一同参展,「这是彰化第一次参加文博会,交易的金额虽然不算太亮眼,但询问度非常很高,且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合作洽谈,希望未来能让更多大陆民众认识到彰化。」

▼ 余季此次展出的雕刻都是外籍配偶的作品,图中为余季的妻子。(图/记者蔡绍坚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