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特殊的会晤,世界都在看

(原标题:这场特殊的会晤,世界都在看)

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俄罗斯总统普京,专门发来祝贺

会晤的时间,很特殊。

重大节点见面,信任和支持不言而喻。

也就在会面同一天,黑海之上,美国纠集32个国家启动了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海上微风”联合军演,剑指俄罗斯。中俄关系走向,世界都在看。

会晤当中,中俄正式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

双方特别强调的一个词,是世代友好。中俄合作,上不封顶,下接地气。

条约延续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越是有人搅弄风云,中俄越是要告诉世界:

什么才是世界大国的相处之道。

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这次会晤,是疫情发生以来,首次进行正式的外交会晤。

注意一个细节,会晤在下午5点多开始,6点多结束。7点开始的《新闻联播》,这条外事新闻,直接在头条播出。这条新闻的时长,有5分29秒。

信号很明显,真金不怕火炼。今天的中俄关系成熟、稳定、坚固,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变幻考验。

这次会晤的重要成果,就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这次延期签署的时间点,很特殊:

中俄友好、和平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采访时提到,协议的延期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前夕,体现俄罗斯强调对中国的尊重。

俄罗斯《观点报》则发现,俄中领导人提前半年宣布条约延期,这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不可小觑。普京在前不久刚会晤美国总统拜登,在专家们看来,拜登企图对中俄关系挑拨离间,阻止莫斯科与北京结成令华盛顿寝食难安的同盟。

两个时间点交汇,信号很明确:中俄关系,世代友好。

同样特殊的,还有两场活动

会晤前不久,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和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联合创作了一个祝福视频——《七律·长征》,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这个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的军旅艺术团,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从1952年第一次到中国,这个歌舞团来华已经有11次了。她们也演唱过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喀秋莎》《东方红》《我是一个兵》等。

就在会晤当天,还有一场名为“俄中关系——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展览活动在俄罗斯举行。这次活动,是疫情以来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举行的第一场涉外大型活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俄罗斯记者宋一平在活动现场碰到了俄罗斯汉学家马斯洛夫。他分享道:

“这场展览能够在俄罗斯的最高立法机构举行,本身就是一个政治信号。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俄关系是目前最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

两个“最”,这是马斯洛夫对中俄两国关系的判断。

日本共同社也发现了一个细节,这场视频会晤是两位领导人在几周内的第二次互动,频繁会晤表明双方互信加深,对西方分裂中俄友谊的企图予以沉重打击。谭主记得,会面时,普京也说过,两国之间的关系已达到“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会面频繁。中俄关系的行稳致远,正是来自元首引领。

过去7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过32次会晤,去年疫情期间,也进行了5次通话,共同出席几乎所有重要多边会晤。两人,一起坐过高铁,做过煎饼,一起庆祝过生日,一起看过冰球比赛。

这样的元首外交,在大国交往中绝无仅有。这次老友重逢,同样,格外亲切。

谭主注意到另一个细节。这次会晤,视频拨通后,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互相挥手致意问好,普京总统也以个人名义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示祝贺。

建党百年,是中国的大事。俄罗斯对这件事,一直很上心,庆祝活动,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会晤几天前,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社长塔斯社社长等俄罗斯四大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也都以致信或视频形式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来了祝贺。

重大节点,中俄互相支持;重大战略问题,中俄也保持协调。这种协调,在这次会晤中表现也很明显。

注意细看中方的表述:中方坚定支持俄方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采取的有力举措,坚定支持俄方办好自己的事。

这是俄方的表述:普京总统支持中方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强调愿继续相互坚定支持各自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制度和发展道路

中俄世代友好,也坚定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这无疑是对挑拨者最好的回应,任何企图破坏中俄关系的图谋都不会得逞。

这样的信号也被媒体捕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锐评》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中俄之间的坚定支持,凸显了双边关系的牢不可破。刚刚祝贺中国建党百年的俄罗斯塔斯社也在会晤当天发表报道,评价中俄关系水平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俄罗斯媒体的报道,还提到了一个细节。中俄两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五个副总理级的政府间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间的对话机制。全世界范围,都没有类似的机制。

元首外交,引领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告诉谭主:

这次会晤,除了体现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双方同样强调了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并且要加强在国际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合作。

中俄友好,共同发声的范围越来越广,也是在发出捍卫世界公平正义强音

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大国关系,进入动荡期。

会晤当中,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到:

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发展遭遇多重危机背景下,中俄密切合作,为国际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理解这种正能量,要注意变和不变。

中俄两国的关系,一直在升级。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如今的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关系在变,但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精神,一直没有变。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八条,是这样写的:

缔约双方不参加任何损害缔约另一方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联盟或集团,不采取任何此类行动,包括不同第三国缔结此类条约。缔约任何一方不得允许第三国利用其领土损害缔约另一方的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理解这种合作原则,张弘首先突出了一个词,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是睦邻友好条约,不是联盟条约。两个大国如何相处,中俄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中俄双方尊重各自发展道路,尊重各自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然后实现了互信互利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意味着第三方并不存在,而是不盲目地跟随西方,贩卖所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干涉别国内政

中俄两国的“世代友好”,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任何国家的双边关系,也都不应该受第三方影响。当今世界,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会晤当天,塔斯社发表了一篇题为《法律、权利与规则》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文章揭示的正是一种“负能量”的国际关系——仅代表国际社会少数的几十个西方国家,通过形成的小圈子,将关键议题的讨论转移到对他们有利的范围内,而后将商量的结果,强加给所有其他国家。

拉夫罗夫的话,意有所指。

同样是在会晤当天,美国等32个国家启动了“海上微风”联合军演,检验的,是黑海等地区受到俄罗斯威胁以及被侵略后,西方盟国的协调和反应能力。

小圈子集合,对抗的味道明显。

正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李自国所说:

个别国家企图通过“俱乐部式的多边主义”偷换概念搞单边行径,甚至以多边为名行霸权之实,践踏国际规则,破坏国际秩序

世界需要的,不是零和博弈的政治游戏,而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时代之声。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维护世界稳定和战略和平的重要力量,中俄战略协作越紧密,世界安全稳定就越有保障。

会晤中,中俄双方也都强调:

共同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全球战略安全稳定,支持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民主”和“人权”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单边强制性制裁。

中俄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张弘告诉谭主:

真正的多边主义,一定是多元的,而不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中俄关系的发展,会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后发国家、非西方国家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思考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思考一种同国际合作的模式。

对于中俄而言,务实合作,正是中俄世代友好的方法论。

今年1-4月,中俄贸易额增幅超过22%。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俄贸易,仍有望创下新的纪录。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两国核能项目——中国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的开工仪式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从这个中俄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出发,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郭晓琼也特别和谭主提到了中俄间的能源合作:

从最开始的能源贸易到中俄之间建立能源管道,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上中下游全体系、全方位的合作。这种趋势,也体现在中俄关系的各个领域。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官方到民间,中俄合作,一直都在走深走实。

对于中俄的务实合作,法新社、德新社、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也提到,两国发展了在经济、军事、能源领域的联系,并在一系列问题上相互支持。

这让谭主想到了,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不久,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对他进行过的一个专访。

采访中,普京借用了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讲话,来阐释自己提出的“俄罗斯梦想”。

他还在采访中提到,《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仅仅是中俄合作的基础,也是如今中俄筑起两国关系大厦的根基。而大厦每年都在绘就日新月异的色彩,不断筑成新的楼层,大厦会越建越高,越建越牢。

二十年,只是序章。

(编辑 何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