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大公开损人名誉 将「侦查不公开」法制化
▲ 立委罗智强指出,2019年到2023年底,法务部列入有可能违法侦查不公开的检讨案件没有任何一名检察官遭起诉,直呼现在根本是侦查大公开的时代。(图/记者林敬旻摄)
● 沈盼/退休人士
立委罗智强前阵子于司法法制委员会质询时表示,2019年到2023年底,法务部列入有可能违法侦查不公开的检讨案件,有7,255件,但却没有任何一名检察官遭起诉,现在根本是侦查大公开的时代。对国人而言,「侦查不公开」几乎是人人都懂的基本法律常识。但现实生活中,「侦查不公开」似乎只是个参考名词,其应有的保护被告者人权,检察官似乎并没有当把它回事?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维护个人在社会上评价权利。但从侦查大公开检讨件数之多,令人无法想像究竟有多少人因此名誉大损、人生被毁?不久前,吴宗宪立委分享自己担任检察官时,曾侦办过1名区公所员工,在客气问完笔录后要签结时,对方回过头告诉他,那张印有触犯《贪污治罪条例》的传票,虽只是张传票,却害他一辈子。因传票上印的《贪污罪条例》把他的长官吓得半死,就把他移到比较不重要的位置。吴立委表示,检察官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甚至一张传票,就害惨了一个人的一辈子。
▲ 法医研究所所长检察官侯宽仁过去在担任检察官时,严重违反侦查不公开原则。(图/记者吴铭峰摄)
只是一张传票,便足以毁人一辈子,那么,因侦查而被检察官公开的受害者,所遭受到的伤害,岂可能亚于一张传票?曾获得美国化学家协会「化学先驱奖」等国际大奖的前中研院院长翁启惠及航太专家、前国科会副主委谢清志,皆曾因放弃国外高薪回台贡献,却分别因浩鼎案及南科减震案,遭遇检察官、侦办人员案涉嫌泄漏案情,因媒体大幅、夸张报导,一夕间,名誉、人生跌落谷底。而侦办知名武术团体案的检察官侯宽仁,不仅泄漏案情给媒体,甚至还上电视台公开谈论案情,被监察院调查有八大违法。这三起曾经深受国人瞩目的重大案件,虽然最终被告都获判无罪、获得清白,但遭污蔑的名誉、人格、隐私、人生,已无法回复,承办的检察官却一句道歉也无,遑论惩处?侯宽仁至今还高升法医研究所所长,就是最差的示范。
试想,若重大的社会案件经法官查到最后,证实是乌龙一场,被告都是无罪、清白的,那么,不正好凸显是承办的检察官大有问题了。有问题的检察官,若不受惩处、不被淘汰,继续让其掌握公权力恣意而为,不仅侵害被告者的人权,更重创检察官公正执法的形象。
▲ 每当有立委质询法务部正视检察官侦查大公开的违失情形,法务部往往以检讨、查无违失搪塞。(图/记者吴铭峰摄)
多年来,每当有立委质询法务部正视检察官侦查大公开的违失情形,法务部总是以检讨、查无违失搪塞,几乎无视侦查大公开对被告所带来的人权灾难、司法危机。或许正因现有的《侦查不公开作业办法》,不具强力约束检察官确实遵守侦查不公开的原则,以致产生侦查大公开的案例比比皆是。笔者以为,罗智强立委提议将其法制化,或许不失为解决此一离谱现况的解方,毕竟,握有公权力的执法者,有权却无责,司法有何正义可言?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