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那个最招恨的女人,今天却让我狠狠共情!
又爱又恨,是我最想用来总结陶昕然母女关系的一个词了,看到综艺节目《是女儿是妈妈》上她俩的相处,我就想这不就是我和我妈的相处模式嘛,可能也是很多家庭真实的母女关系写照。
陶昕然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说到《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最近复出工作的她带着妈妈上了一档妈妈真人秀。
最开始节目组让母女写下对彼此的5个要求,两人写了满屏彼此关心的话,妈妈希望女儿“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女儿希望妈妈“不要着急(以免引发身体疾病)”……
然而母慈子孝的画面没有维持多久,母女关系里的伤疤就开始浮现。
陶昕然回忆起小时候泪流不止,自己考98分被打,考了第四名被打,真是挨了不少的打。
太压抑了!有网友说终于参透了她为什么能把安陵容演得如此之好了,原来她从小也是一个常常被打压、很少有肯定的可怜孩子。
在《甄嬛传》中,陶昕然精准理解了安陵容心思敏感、内心自卑的心理,把她看人眼神的飘忽不自信,对别人对话的过度解读与内耗,还有总被打压的自卑懦弱演绎得淋漓尽致。
说回节目,当陶昕然的妈妈看见女儿伤心,她也忍不住破防了,不过在言语上,她依旧振振有词的为自己辩解:
“那次考98分会打你,我是觉得这两分,你要是没掌握好,我可以重新教你,但你要是粗心,那就不应该了,需要让你长点记性。”
陶昕然骨子里也是很犟的,她用无声的方式默默地反抗,从初中开始,她就不打算考重点高中,而是要去上能住校的艺专,这样就能早一点脱离妈妈的控制。
而在自己有了女儿之后,她更是暗暗地在心里发誓,绝不用妈妈教育自己的方式教育女儿。
陶昕然把她和妈妈的关系比喻成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没有谁输谁赢,只有一路无比缠绵的互相较劲。
01
童年对于陶昕然就像一个魔鬼训练营,每天都是练功和学习。
妈妈陶跃娣的管教严厉又强势,对女儿陶昕然打小就是棍棒教育,每次还是脱了裤子,用那种细竹竿打。
比如,当女儿考了第四名还表现得挺满意,陶跃娣为了挫下她的“威风”对她痛打了一顿。
当然陶跃娣也坦言,当时除了担心她错过成长的关键时机,还有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她自己的职业是老师,教师的子女应该有先天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的孩子怎么能不排班中前几名呢?”
但很显然,陶昕然在39岁时提起此事仍旧伤心不已,可见当时幼小的心灵默默承受了多少的压力。
所以她的青春期也非常的长,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妈妈说往东,陶昕然执拗的要往西。
当年陶昕然因为《甄嬛传》大火,很多人都夸赞陶跃娣教子有方,陶昕然却负气地说:“妈妈,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你教育的成功,而是因为我自己。”
在公开采访里说这句话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妈妈听到之后伤心难过。
02
后来陶昕然结婚,陶跃娣来到北京帮她带娃,两人对待下一代的教育理念也是分歧不断。
陶昕然为了鼓励女儿在画画上小有所成,决定奖励她一个礼物,但小朋友在超市挑来挑去,拿不定主意。
姥姥陶跃娣在一旁看了,就着急帮小朋友拿主意。她拿起一本《十以内分解与组成》对外孙女说:“你看这个不错。”小外孙女当然不情愿地拒绝了。
紧接着快到做饭时间了,陶跃娣越发着急,开始不断向外孙女“施压”催促她赶快挑完、离开,外孙女更不知所措。
陶昕然却觉得要尊重女儿,鼓励女儿慢慢挑选一个喜欢的礼物。
此刻母女两人的气氛,简直是针尖对麦芒。
晚餐,母女两人聊起此事,陶跃娣依旧认为要培养小孩“规划”的习惯,做事情利利索索不能拖拉。
陶昕然则认为既然答应了给孩子奖励,就要给她自己选择的时间和自由,不能为了完成这个动作而行动,否则孩子不会真正地开心。
这也是两代人之间常见的教育理念差异,陶昕然对孩子管教相对宽松,更看重对孩子的影响,而陶跃娣则更倾向严加管教。
03
但尽管母女之间有着无数的“不和”,但她们其实又对彼此有强烈的情感。
陶跃娣为了帮助女儿照顾孩子,放弃了自己原本丰富的生活。
她当了半辈子的老师,在湖南安化老家常是颇受人尊敬的“陶老师”,她兴趣也非常广泛,喜欢摄影,开过照相馆,喜欢跳舞,曾领导一支舞蹈队,40岁还学了萨克斯,生活有滋有味。
她对自己的退休生活也很有规划,50岁学了驾照,计划周游各地,实现自己的“摄影梦”。
但最终却为了帮助女儿,放弃一切规划,来北京照顾外孙女。开车的技能成了她接送外孙女的必备技能,北京没有熟悉的朋友,她只能一个人去公园逛逛。
为了不让女儿有亏欠感,她乐观地说:“我喜欢北京,北京有我最挂念的人。”
而陶昕然也是一个很孝顺的人,疫情三年,妈妈陶跃娣生了两次大病,一次在心脏装了四个支架,一次突发脑梗左半身几乎瘫痪。
刚从三年全职妈妈状态中复工不久的陶昕然再次勇敢决定全职照顾生病的妈妈,妈妈很自责帮了倒忙,陶昕然却安慰她:“就当是一次难得的陪伴妈妈的机会”。
其实陶跃娣说自己是一个非常会察言观色的人,但她在卧床生病期间没有感受到女儿一点嫌弃,回忆起那段时间,她总会感动地说:“是女儿的坚持把我从瘫痪的边缘拉了回来“。
陶昕然给妈妈擦风油精,发现妈妈有白头发、体力也虚弱了,情绪一下子上头,眼眶里蓄满了泪水,但嘴巴紧紧闭着,不敢哭出声来:“我不会让她看到我这一面的,我要是都崩溃了,她该怎么办。” 陶昕然只敢躲到卫生间哭,还要打开水龙头掩盖声音。
陶昕然说,“当我自己也成为母亲之后,我对妈妈的那份怨恨,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其实妈妈生我的时候才24岁,她自己还在一个需要成长成熟的阶段,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如果我也是在24岁生孩子,也不一定做得比她好。”
当陶昕然生女儿的时候已经32岁,有了人生阅历且提前做好了心理、身体和经济的准备。
她更能成熟地看待养育,不再受困于让孩子分数很高,成为所谓的优秀,她的教育目标是未来孩子在没有妈妈的时空,依旧能够过得很好,能自由地做她自己。
原本以为人年纪大了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陶妈妈也开始做出调整,她给自己的定位只是女儿的辅助,尽管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但不会喧宾夺主。
她也开始学会示弱,懂得保护孩子的棱角,学会爱是需要尊重的,对于小孙女也想办法鼓励她,用有趣得方法辅导作业,让她不要气馁。
04
陶昕然的童年故事看得大家来气,但节目里却有另一组嘉宾:傅娟(欧阳娜娜妈妈)与女儿的相处模式,却让我看着觉得轻松又治愈。
当节目组问欧阳家的三姐妹“妈妈最爱谁?”,她们的回答各不相同。
姐姐欧阳妮妮指向了三妹欧阳娣娣,她觉得妹妹最小,刚刚成年不久,妈妈多花一点心思在三妹身上非常合理。
欧阳娜娜指向了自己,她说:“妈妈在我身上花了最多的时间精力,我怎么能在妈妈付出这么多的情况下,还不觉得妈妈是最爱我的,这对姐姐和妹妹不公平。”
妈妈则指向了自己:“她们三个我都爱,我没有办法分得出来,我想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我要最爱我自己。”
妮妮站在妈妈和姐姐的角色换位思考。
娜娜心里装下妈妈的付出和姐妹们的让渡。
妈妈则在付出之后,潇洒“退场”,换了另外一种姿态去爱,就是爱自己、把自己照顾好,才不会给女儿们带来负担。
所以当她说到“我现在和女儿们说,现在你们的第一事情就是爱你自己,不需要爱我”时,我想陶昕然的内心一定是超级触动的,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