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之3/皇帝这个扭曲的人物

文/Rosy

历史是血写的,故事是墨水编造的。

可以说,《甄嬛传》所有的选角都还不错,特别是女性角色完全符合人物性格,仅有皇帝一角令人大失所望。

先来说说这位男主角表演上的缺陷:外貌神似,内在表现欠层次,配音需改进。

这位皇帝讲话有怪癖,每每讲完话便嘴角一撇,让人看了很反感,身为皇帝却总是驼背,进膳喝汤总会发出难听的声响,行为举止粗俗得毫无帝王气概,平日讲话,一个句子的音调、频率往往前高后低,显得有气无力,毫无感情

上图的雍正皇帝像,引用自维基百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3/Emperor_Yongzheng.PNG

对照上下几张图片,能够装扮得如此神似,确实难得,然而男演员表演上的失败,相信绝大多数的观众应有类似的感受。

女主角甄嬛是很突出了,就是雍正给扭曲得太夸张,冷面王不是面无表情就好,尤其是死前,连眼神都没有戏(唐国强太经典,但陈建斌的长相却实在最像,这演技和他所演过的曹操或《乔家大院》的乔致庸几个角色都没差别,是最大的败笔)。

编剧台词写得极好,就是演员有些走型,可见外貌扮得再佳,没能表现出皇帝的内在,言语行动上过于猥琐,或许是挑选此演员挑大梁扮演大反派的主因

相信看了此剧,大概很少会有观众喜欢皇帝。

后宫甄嬛传》敬事房的翻牌对伍,其实挺有意思的,底下这些太监们所捧着的托盘,一只就有十个绿头牌,所以按照剧情发展,皇帝选秀之外,还有别的法子可以增加后宫人数。

前文〈《后宫甄嬛传》观后感(一)雍正一朝的历史设定和小说差异〉和(《后宫甄嬛传》观后感(二)后宫中皇帝的廿五个女人们:旧社会一夫多妻、满汉矛盾与封建王权的恶果!)说过,真正的雍正皇帝只有八个女人,这里的女人「数量」明显太多。

老话一句,雍正皇帝不好色电视剧看看便罢,不可当真。

如前言所说,《甄嬛传》的小说版本是个架空的时代,皇帝仅有廿五岁,电视剧改编为四十五岁以后的雍正,明显将之划为大反派。

大反派的皇帝好色、阴狠、薄情,将灵肉分开得极为彻底,在某种程度上十分专情肉体上为了钟情的纯元皇后,不断在许多女子的身上寻找熟悉的纯元皇后特质

美貌,甄嬛眉眼有五分类似,五分才情也相近,还会跳纯元皇后的「惊鸿舞」。

歌声,安陵容的嗓音有六、七分神似,所以皇帝后来相当宠爱她。

至于其他女人?

皇帝所宠的女人很多,前文列出廿五名,事实上电视剧中应有廿八名,其中一位是蒙军旗的博尔济吉特氏,第一集选秀时仅出现名字,后来没有出场。

下图是电视剧中另两个不知名的妃嫔,剧中的演员表没有列出,小说同样并未强调,应该是龙套角色。

专情的男人,在某些方面其实是很无情的,女人仅仅是肉体满足的对象,很容易便容易让皇帝失去兴致。

因此,在电视剧《后宫甄嬛传》里面,最常出现的三个词就是「得宠」、「失宠」与「复宠」。

「得宠」很简单,只要长得漂亮即可,譬如后宫最美的华妃,亦或是女主角甄嬛。

除了外貌得美丽,还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譬如曾经是驯马女的叶澜依,拥有新疆少数民族的轮廓,又会运用催情香来诱惑皇帝,这位好色的皇帝马上就能在肉体上得着满足。

「得宠」还得摸清皇帝的泰半心思,又不得太了解皇帝的心思,拿捏上须有准则。

剧中皇帝的性格相当扭曲,虽说很多台词表明,此皇帝可能早期一个月就去后宫六或七次,不过后来一天到晚后宫就产生「新鲜」美人,与其套用雍正皇帝,个人不免认为乾隆皇帝更符合这种特性。

召幸女人,可说是此剧从头到尾的重头戏,就算各为了不同的目的,皇帝仍不免成为一夫多妻戏码中最惹人厌的反角。

顺便一提,此位男演员向来演得怪异,就在于表现上太奇特,无论坐在哪儿都没有丝毫坐相,靴子不脱而身歪驼背,真的没有个皇帝的模样。

皇帝的扭曲,除了下图满屋子女人所构成的后宫状态,还有他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态度。

看待女人,皇帝「宠」而不「爱」,所以皇帝从头到尾就把后宫扔给皇后(乌拉那拉‧宜修)管理,只需要在肉体上「宠」而已。

因此,皇帝往往「宠」得这些女子失了法度,后宫的妃嫔们也为了现实需求,不得不使出手段来邀「宠」。

一个男人在周旋身边这么多女人的戏,这些女人为争宠,成天勾心斗角的场面,使人又生气又觉得她们可怜,都是因为同时为了一个男人而做出这么多蠢事。

后宫是个诡异的居处,有许多宫女和太监,以及各有背景的妃嫔们,这些女子要能得着生活中所需的化妆品、银子、食物和衣装,全都仰赖皇帝是否「宠」,所以她们只能各凭手段来争「宠」。

正由于「宠」关系着自己的一切,「失宠」象征着自家人的官位可能受影响,自己的用度会遭到删减,自己的婢女或宫人会背叛,从妃嫔被殴打或只能吃发馊的饭菜来看,女人争「宠」或出点策略来应付皇帝,都是王权社会中最可怕的现实问题。

聪明的女人,哪个会想进入这样争权夺利、杀伐不止的后宫?

可偏偏皇帝如同种马,就是喜欢女人为了他的「宠」而嫉妒发狠,或就此箝制这些妃嫔在前朝的家人眷属。

女人心,或许就如「刀刀割人性命」的「温柔刀」,即便在皇帝面前如何温柔可人,到了这样的后宫,一个个都变得凶狠无比。

何苦呢?

「宠」得如何,表现出皇帝的手腕,也展示了皇帝的自大与满足,男人或许需要这样的幻想,可是在女人的眼中,「宠」就是皇帝最残酷的策略。

「宠」也需要分,后宫的女人太多,皇帝不能只「宠」其中一个,所以新人的笑与旧人的哭,皇帝对这些狐媚妖冶的女子,不过是床笫之际的过程而已。

譬如下图的瑛贵人,是果郡王允礼)府中的婢女,由于长得清秀,受到果郡王侧福晋甄玉隐(浣碧)的猜忌,又为了表现对皇帝的忠诚与分「宠」,就被送入皇宫当作筹码。

向来女人的温柔就如同治疗男人心中孤寂的良药,只要外貌与服侍可以让皇帝开心,皇帝不会介意后宫多了哪些女子。

可惜,瑛贵人运气不好,她的「宠」不多,也没意愿争「宠」,就被皇帝残忍杀死。

世人皆有江山梦,皇帝的梦很简单,有权有势有美人,「宠」也就这么回事。

皇帝的长子三阿哥弘时,见了后宫这位清丽的瑛贵人,对她的美貌难以忘怀,遂私下写信给她,纵使瑛贵人根本没有理会,无论身心皆没有出轨,皇帝却为了教训三阿哥,竟然赐死了这个无辜受牵连的女子。

瑛贵人很倒楣,皇上也就「宠」了几夜,皇帝还没厌弃,只是随意便寻了个由头杀人。

她被杀也是因为是个孤女,当初被果郡王允礼救了,待在清凉台当婢女,没有身家背景,自己的性命也就少了保障,虽说出自果郡王府,却仍被当作了后宫内斗的牺牲品。

「宠」总是后宫千头万绪发展开来的事端。

下图是片尾曲的片头,在皇帝怀中的是曾经「得宠」的瓜尔佳‧文鸳,她的「争宠」与「失宠」来得皆快,也不过就是皇帝犒赏功臣的一种方式。

皇帝就像是后宫之中的嫖客,臣子在前朝有了功劳,可能得封赏之外,还得弄个女儿或亲戚入宫,借此尽量巩固君臣之间的关系。

而皇帝的「宠」就是安抚的过程。

下图是皇帝阅览自己 「宠」的记录

在后宫里面,敬事房将侍寝的妃嫔一一加以记录,以免皇帝的血统出了问题,也可以当作是验证受孕日期的一种指南。

这本册子称之为「行房档」,与彤史(女子经期记录)一样是皇后日常阅览之物,内容大同小异,也就是皇帝「宠」了谁的内容,皇帝自然会对此无比专注。

可惜,就算有这种东西,后宫失火的出轨妃嫔还是层出不穷。

皇帝之所以性格扭曲,除了「宠」的出发点之外,担忧别人要抢自己的江山,或者能不能得着自己喜欢的女人,而这些臣民又是否忠诚,使得上位者的内心特别黑暗。

下图是个人做的《后宫甄嬛传》皇室人员表列:

皇帝是个多疑又敏感的人,为了皇位可以残杀兄弟,虽说历史上的雍正并非真的如此暴虐,不过剧中为了表现皇家无情,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最后死于毒杀。

史实却并非如此,真正的果亲王,病死于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

电视剧为了配合小说人物描述,编剧将果亲王之死代入,在某种程度上不甚相符;个人认为若要找一个阴狠狡诈的帝王,可以选择的人物不少,但雍正皇帝并非如此。

可参照个人许久以前所写的评论文章三篇:

《雍正王朝》为清世宗翻案?(上)《雍正王朝》为清世宗翻案?(中)

《雍正王朝》为清世宗翻案?(下)

至于皇帝对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的态度,后宫即便有点牵扯,按照雍正皇帝的性格,绝对不会如此明显表态。

毕竟,家丑外扬对于皇室来说,必然是历史上不会错过的一笔,而历史上的果亲王性格谨慎自持,纵然符合电视剧中的男配角特质,但应没有机会或如此的企图,变成想要在后宫偷情而导致被毒死的命运。

皇帝拥有天下,而想谋夺这个天下,或者觊觎自己的女人,无论是兄弟或亲子,哪个都无法容忍。

这也是剧中皇帝之所以性格复杂的缘故。

在《后宫甄嬛传》剧中,有好下场的官员不多,套用一句话,就是「狡兔死,走狗烹」。

无论皇帝重用了谁,多数都是出于前朝政务所需,所以功臣献入后宫的女子,也等同于人质,除了可供皇帝取乐,也可以牵制前朝的官员们。

皇帝所任用的官员,对照着后宫「得宠」或「失宠」的女子,躺在皇帝身下的冰肌玉肤,也不过就是满足肉体的工具,或者惩罚臣民的道具。

下图是部分官员的表列,无论是女主角甄嬛的父母甄远道夫妻,或者是华妃的哥哥年羹尧,亦或是祺嫔(瓜尔佳‧文鸳)的父亲瓜尔佳‧鄂敏等,都是符合上述的臣子们:

在某种意义上,编剧发挥了相当的臆想,猜测皇帝杀隆科多的主因,所以代入了太后乌雅氏的出轨恋情,并将纯元皇后(乌拉那拉‧柔则)跟皇后(乌拉那拉‧宜修)与乌雅氏为亲眷扯上关系。

皇帝并不特别「宠」沈眉庄,一开始入宫后重视她,主要是沈眉庄的父亲可堪重用,负责年羹尧在西北战事上的补给事务;而安陵容即便后来受「宠」,她的父亲地位低是一个原因,而后来「失宠」,也跟她父亲在地方贪污被抓有所关联。

华妃(年世兰)专「宠」,不得不说是同她的哥哥年羹尧在西北战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关,而皇帝与太后为了对付这对兄妹,还有华妃几度「失宠」又「复宠」,都说明前朝和后宫纠解深深的状况。

而瓜尔佳‧鄂敏扳倒年羹尧,成为大功臣之后,他的女儿瓜尔佳‧文鸳甫入宫就成了贵人,除了凭借满军旗的身分外,其父更是祺贵人「得宠」的主因。

下图是甄嬛的父亲甄远道,状况稍有不同,就算同样是皇帝扳倒年羹尧的棋子,身为汉军旗却得以拥有高于瓜尔佳‧鄂敏一阶官位。

皇帝重用甄远道,不得不说有拢络之意,而甄嬛得「宠」更是关键点。

简而言之,皇帝要睡哪个女人,首要就是此女漂不漂亮,再者要看此女的父兄是谁。

「宠」是一个很龌龊的字眼,甄嬛初入宫要的是「爱」,后来才明白自己的错误。

因为皇帝的爱早就给了纯元皇后,一方面这样的情意巩固了太后与皇后的亲族地位,再者剧中的雍正皇帝已经年逾四十五岁,心态由于中年及皇位而颇为阴沉,已很难对任何女子付出感情,所能给的也仅有「宠」而已。

故而,「宠」或「失宠」,第一要素就是可否「以色事人」,或「背景傲人」。

皇帝身边的人都是他保有皇位的一粒棋子,不管是远近亲疏,这就是皇帝后来对于房事跟丹药需求愈来愈扭曲的缘故。

甄远道和瓜尔佳‧鄂敏本来是官场上难得的好友,然而,现实跟后宫之中的争斗,不免让皇帝也授意几个臣子勾心斗角,「兔死狗烹」就是这两人的下场。

他们都是聪明人,揣摩圣意也颇有心得,可惜仅仅测度了些许,先后为此或丢官,或身死。

年羹尧、隆科多、安比槐的败落及死亡,同样出自皇帝的狠辣手段。

而在后宫里面的女人们,从年世兰到瓜尔佳‧文鸳,这些女子如花开花败,全都败在皇帝的算计之下。

甄远道无论在书中或电视剧内,都是一副言官的优良代表,可惜他踩到皇帝的底线,对皇帝的文字狱表现出不同的意见,又因皇帝的疑心病而惨遭罢官,全家人并为此被放逐于宁古塔(今日的黑龙江省宁安县)。

皇帝是个多疑多思的人,最忌讳江山社稷的不稳定,所以大兴文字狱,甄远道不忮不求,也不过就喜欢收藏古书一类,没想到买了一本诗集,帮一个文人好友说了两句话,就被打入地牢,还得远赴宁古塔。

皇帝的无情,真是伴君如伴虎,皇上是这一切罪孽的始作俑者。

其为皇上也有些身不由己,不喜欢的女子也得「宠」,喜欢的女子同样「宠」,作为天子,哪个不是生性多疑的?哪个又不是薄情冷血的?

他是九五至尊,心里充满着不安全因素,怕别人谋求篡位,威胁他的龙座,包括自己的亲弟弟们,所谓「心不狠,站不稳」,换着别人应该也是如此,更何况皇上也不是昏君,一个不庸懦的领导人,想当个好皇帝,就不免天天得算计着身边的所有人,甚至是自己的母后。

皇宫一入深似海,恁谁都难逃次劫,太多的身不由己,就连皇帝一样如此。

为了控制臣民,皇帝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情报网,所以他手下有一个叫「夏刈」的血滴子统领,专门帮皇上搞暗杀活动。

皇帝的名言是:「以利相聚,必然会为争利而散。」

对他而言,前朝这些臣子在乎的就是「利」,这些被送入后宫来「争」的女子也就为了「宠」而活,只要有「宠」便得「利」,他不得不特别加以防范。

皇帝的养心殿上面有「慎几微」三个大字,底下则是「大清舆图」,就可以看得出来,皇上运用情报网来刺探臣民,其在细微处缜密谨慎,旁人绝对难以想像,也不过就是为了大清的江山。

从自己的枕边人怀疑到自己的亲娘和兄弟,皇帝真的是「孤家寡人」。

因此,不难理解皇上为何只爱那死去了的纯元皇后,只有死人不会背叛,也只有死人能保有最完美的容颜与记忆中最初的纯真。

这个雍正皇帝既多情,又薄情,最可怕的男人莫过于如此了。

而皇帝之狠,就在于他得时常从身边探查背叛者,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在他即位那年(西元一七二二年),皇帝反复经历着年羹尧和隆科多的扶持与威胁,早年还有九王夺嫡的险峻情势,得登大宝凭的就是心狠手辣。

他可以容忍华妃年世兰的漂亮跋扈,专宠数年,又安排皇后与之分庭抗礼,用心非常深沉,更耐着性子等待处置太后的旧情人隆科多,一方面还得替江山子嗣着想,这些在在需要年岁与智慧的积累。

天生丽质的女子虽多,甄嬛的出现却让他有点无法处理,纵想把她视为纯元皇后的替身,作为可「宠」也可「弃」的「莞莞」,很多事情却无法保持本心……

古代的皇帝,那么多女人争他一个,皇帝很少会用真心去对待一个女人,除了早逝的纯元皇后,后来也仅有一个甄嬛了。

本来这个世界就没有完美的事物,甄嬛的失望与背叛,说明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当年本是戏,而今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徒留冷眼人。

皇帝起初不信任自己身边的人,一个都没有,皇上也明白缺少宠爱便会没有权与利,因此他不断用各种手法探测甄嬛的真心,从「得宠」到「失宠」转而「复宠」的循环,却耗尽了甄嬛的感情。

皇帝的悲剧,就在于他认为甄嬛通过了许多测试,以为女人的感情永不改变。

甄嬛的「莞莞」曾经是皇上对于纯元皇后「菀菀」的投射,无论他从头到尾宠幸哪个后宫嫔妃,也未曾喊过谁这样的名字,勉强说来,也就仅有甄嬛的小妹甄玉娆,皇帝想给她改名为「婉」。

皇帝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我在观赏此剧时,印象最深刻的是皇帝要曹琴默给温宜公主唱摇篮曲,还说从未听自己的皇额娘唱过,缺乏亲情,心爱女子又早死,皇上总想寻得一些温情却总不可得。

他深怕甄嬛的背叛,也不得不考量甄嬛的企图心,故而张廷玉建议采用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以免「子幼母壮」的时候,他的脑中应该确实会思索一二。

整部戏虽然以甄嬛为主题,但我却看到了故事里面感情最为复杂的皇帝。

可惜演员没能将这个第一男主角的心事完全剖析清楚,每当看到他驼背身歪的模样,只觉得这个皇上懒散欲睡,很多冲突的场面也没能演好,对照后宫众女截然失色!

甄嬛可能会爱上一个充满脆弱与柔情、狠毒、算计的皇帝,可是那粗俗的举止,那有气无力的表演,抹杀了这个重要角色的可能性,惟一值得一提的,就是看到他死亡的一幕。

或许是我个人太挑剔,一个用餐如猪一般发出「呼嗤呼吃」声响的人,就算再不怎么在乎长相或年龄,个人非常无法忍受粗俗的生活习惯,而皇帝惯常的巨大声响与驼背、打嗝的表现,和甄嬛说的一样,真恶心。

这样的皇帝,个人不相信那喜欢写书法的睿智皇后,或者貌美如花的华妃,甚至是聪慧多情的甄嬛,都能从一开始就心系皇上。

倘若能让唐国强一类的好演员来主演,必然可以把雍正皇帝的内心转折诠释得更好。

因为,一个女人或许不爱帅哥,但肯定欣赏温文尔雅的男子,外貌未必最要紧。

电视剧看到后来,皇上的生活习惯太恶心了点(偏偏用餐的场景很多),也不伟岸,像个乡下老大爷,这皇上太让人讨厌,无论是甄嬛或沈眉庄出轨,我都觉得皇上活该。真解气,委实大快人心!

下图是甄嬛的家人,甄远道虽说是个中年演员,看着就是顺眼,甚至于隆科多或瓜尔佳‧鄂敏那样的角色,即便都是过场,都没有皇上惹人厌烦。

可惜了皇帝这样一个好角色啊!

读过小说之后,特别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一切的悲剧都是皇帝自己造成的,会为之嗟叹,也能体会身为一个居庙堂之上的皇帝,身上所背负的沉重负荷。

看尽宫闱众妃嫔,不解最苦女人心;世间最厚天子宠,红尘最薄天子情。

皇帝懂得权势利害,懂得斗争阵仗,一个男人却很难明了女人心。

看完了之后,心中只余一股酸涩,觉得甄嬛许多错误的抉择,就在于这个女子最初太天真。

皇帝疑心病重,一个多疑之人,就此一点点耗尽别人对他的真心。

一个皇帝害了多少女人?不能怪他太无情,当究责的是那利用他人的险恶心思,若非纵容后宫女子们永无止境的斗争,甄嬛与一干人等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甚至连皇帝自己的悲剧,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在皇帝的台词中,甄嬛难忍自己被当作随时可以被弃或受宠的妃嫔之一,觉得非常受伤而皇帝总以为争风吃醋是「有情」的表现,因此埋怨甄嬛「太倔强」。

「倔强」在皇帝眼里,说来很简单,也就是无法容忍皇帝花心到处「宠」新进妃嫔,或随意就厌弃女人,而希望甄嬛也如安陵容那般虚与委蛇的温婉,或如同皇后那样贤慧得可以把许多女子往皇帝的床上塞,最重要的是尽量装作安于当个纯元皇后的替身。

甄嬛不愿委屈自己,那攸关于自尊,并非「倔强」这么简单。

皇后随时关注皇帝的需要,好比女人,或者娱乐,这是皇上眼中的重要特质:「贤德」。

而华妃出于嫉妒不让别的女人侍寝,皇帝就认为是「使小性子」,随她想处置哪个宫女都行,勉强为了年羹尧而容忍。

至于甄嬛,皇上希望她乖乖当个替身,学习讨好皇帝,当作是一种可否信赖的观察标准。

试问:若有真情,哪个女人能忍受身处于这样可怕的后宫?

最讽刺的,就是人人都得生活于警惕中,极尽讨好皇上的本事。

譬如皇帝在下图所强调的,「兄友弟恭,君臣安乐」成为一种口号,臣民或畏惧他,或窥伺他,或意图推翻他,或小心翼翼只想在他手底下生存,其实显得极度讽刺。

皇帝不信任自己身边的人,一个都不信任。

该说是皇帝的本性邪恶,封建王权太腐败,后宫藏污纳垢,还是人心总是暗藏诡诈?

终于二度看完整出戏,感触良多,除了男主角之外,比小说更显得厚重多彩,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宫廷剧。

甄嬛心中渴望一夫一妻制,而皇上则是十足十一夫多妻制的表率,曾说想要甄嬛与华妃年世兰「两个美妾」共存,这样的想法让甄嬛很受伤,因为这两名女子本就水火不容,完全相悖的心灵根本无法结合在一起,当真是个悲剧啊。

女主角甄嬛这个角色表现非常入戏,其他的角色也可圈可点,就是作品走不出旧社会的小框框,但无愧是个人认为拍摄最精彩的宫斗剧。

或许当年真是戏,如今戏如真,皇帝这个几度旁观者,徒留冷眼人。

即使甄嬛值得同情,或者皇上从头便将其作为纯元皇后的替代品来对待,但最后不免因为皇上对甄嬛动了真感情而悲叹。

皇帝一度认为后宫中最懂他的人是甄嬛,终于抛开了纯元皇后的阴影,结局时,皇上躺在龙床上,呼唤她「嬛嬛」,恳求甄嬛再喊自己一声「四郎」时,已经不再把甄嬛当做是纯元皇后的替代品,而是视为情真意切的妻子。

可惜一切都已太晚了,习惯于身边的这个女子,却不愿在自己弥留之际,继续当那个自己心爱的女子,没有恩情,只余嗔怨,皇上最终含恨驾崩,这是小说中个人最欣赏的结局。

皇帝的悲剧增添了许多伤感,倘若能换个人来演,必然更为感人。(待续)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本文作者部落格:http://blog.udn.com/rosylovesyou/6432764。本文原标题:《后宫甄嬛传》观后感(三)皇帝这个扭曲的人物,因本报标题有字数限制,略加修正。

●作者Rosy,水瓶座,新北市。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