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张爱玲 许鞍华导话剧金锁记
华人文坛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辞世迄今已22年,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由大陆名作家王安忆编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许鞍华执导话剧的处女作《金锁记》,23、24日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场,被视为是对张爱玲原着的致敬之作。
2017首届「老舍国际戏剧节」日前在北京登场,云集中外13出剧目轮番献艺,除老舍笔下的经典剧作《茶馆》、《二马》外,香港版话剧《金锁记》也颇受瞩目。自称张爱玲「粉丝」的许鞍华认为,戏剧要比银幕更适合诠释这部作品,舞台处理上,许鞍华选择简约留白的舞美呈现,几乎未用写实方法呈现旧上海的场景,运用不少电影手法,灯光效果考究,镜头感十足。
曾被文学评论家傅雷、夏志清盛赞的小说《金锁记》,陆续出现过电视剧版、台湾国光剧团的现代京剧版,2009年则被香港焦媛实验剧团搬上话剧舞台,并由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担纲主演。担任编剧的王安忆把原着中曹七巧之子长白的「戏份」全部删去,整出戏围绕着曹七巧的一生,变成母女两代的故事。
「张爱玲+王安忆+许鞍华+焦媛」4个女人,造就出粤语版的《金锁记》。以《蝴蝶是自由的》一剧享誉香江剧场界的焦媛,诠释嫁入封建豪门的女主角曹七巧,敢爱敢恨却饱受压抑、扭曲至歇斯底里的人生历程。焦媛排练时特意穿上「小鞋」、「裹脚」感受椎心刺骨之痛,酝酿出舞台上最终曹七巧耸肩抖手的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