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伤肝又伤肾? 医曝乙醯胺酚、布洛芬正确吃法
医师指出,常用的退烧止痛药成分有2种,分别为「乙醯胺酚」和「布洛芬」,虽然同样都能退烧止痛,但布洛芬还多了消炎的作用。(示意图/达志影像)
无论是头痛、发烧、关节疼痛或是女性生理痛,止痛药成了人们唾手可得的解药,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服用后会伤害身体健康。对此,内分泌新陈代谢专科医师蔡明劼解析「乙醯胺酚」和「布洛芬」两大退烧止痛药的成分,以及正确的用药方式,以免服用过量。
蔡明劼在脸书粉专发文指出,常用的止痛药有两种,一种是家喻户晓的「普拿疼」,成分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不过普拿疼其实是产品名称,台湾应该有超过十家厂商制作乙醯胺酚产品,例如力停疼、斯斯止痛锭等,药效其实都差不多,之所以会被统称为普拿疼,只是因为它的名气比较响亮。
另外一个大宗是布洛芬(ibuprofen),比较常见的产品是小儿退烧药水「依普芬」、以及许多人去日本必买的「EVE」,同样都能退烧止痛,但布洛芬还多了消炎的作用,对于关节炎、筋膜炎的效果更强,因为它可以扑灭发炎的根源,而不是只降低痛感而已。
蔡明劼强调,过量服用乙醯胺酚会有伤肝的副作用,但也不用过度紧张,一天的建议剂量是不可服用超过8颗(每颗500mg),并不是吃1颗就会伤肝。不过若是一天需要吃到超过8颗乙醯胺酚,建议直接就医寻找疼痛原因,而不是乱吃成药。
至于布洛芬的副作用则要小心伤胃又会伤肾,不过也不是吃1颗就会败肾或胃溃疡,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蔡明劼提醒,有胃溃疡病史、三高或是慢性肾病的患者应避免服用,以免本来就不稳定的肾功能雪上加霜。
最后,蔡明劼表示,整体而言,乙醯胺酚是药性温和、效果不错的常备药品,至于布洛芬以及跟它同类的消炎止痛药(NSAID)则建议视疼痛原因再决定是否使用,如果有用药问题也可跟自己的主治医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