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摇曳寄深情

威风凛凛的孙悟空、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可爱的雏燕……走进孔令民家中,客厅墙上挂满了形状各异的风筝

扎风筝、研究风筝、开设风筝课程,作为曹氏风筝的第二代传人,孔令民已经与风筝相伴近50年。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纸鹞”,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制作风筝的高手,他在蛰居北京西山时,为“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著成《废艺集稿》一书,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方法、骨架图、口诀以及放飞技巧

孔家与曹氏风筝结缘始于1943年。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当时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就读,偶然得到机会临摹《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部分手稿

此后,孔祥泽按图索骥,将风筝扎制得像模像样,并潜心于研究和推广风筝艺术。因为钦慕曹雪芹,他把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

“我父亲痴迷了一辈子风筝艺术。”孔令民说。深受父亲影响,孔令民从小就喜欢风筝。上世纪70年代,他到河北插队,一有机会就捡秫秸扎风筝。插队回京后,他在大兴一家玩具厂技术指导,为改善工厂的经营状况,孔令民开始系统地跟父亲学习曹氏风筝的制作技术。

“这些风筝是他做的,在比赛中获过奖!”手指墙上的风筝,孔令民满脸自豪。孔令民口中的“他”,就是儿子孔炳彰,他将曹氏风筝的传统技法与其他技法相融合,做出了更多的风筝样式

《南鹞北鸢考工志》早已佚失,将曹氏风筝技艺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孔祥泽多年的心愿。2002年开始,82岁的孔祥泽口述,孔令民和孔炳彰整理,用两年时间写就了《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祖孙三人还特意制作了138件风筝用以拍照配图。2006年,该书在德国莱比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风筝包括扎、糊、绘、放4个步骤,称为四艺,尤以扎放最为关键。”孔令民今年74岁,手中的活儿依旧利落。只见他右手持刀,先将毛竹劈成粗细不等的竹条,粗的不过几毫米,细的宛若丝线根根笔直。待竹条表面的老皮一一刮净,摸上去光滑平整,再用火烤。竹条均匀受热后,双手用力使其弯曲变形,直到呈现自然的弧度,风筝的骨架便成形了。“要根据风力和风筝的大小来决定竹条的粗细,骨架最讲究中正平直,否则飞不上天。”

“干风筝这一行必须坐得住。”孔令民说。即便像他这样的熟手,一个简单的风筝也得做半个月。涂色讲究“三烘九染”,孔令民制作一人高的“百子九龙沙燕”光绘画就用了3个月,不满意之处反复修改,以求达到既可远观又可近赏的效果。

2011年,曹氏风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赴德国、俄罗斯、冰岛、瑞士等国家参加风筝展览及放飞活动。在雅典展览时,因观众太多,主办方不得不规定一天限流5000人。

“曹氏风筝是全社会的财富,要让更多人了解它。”上世纪80年代起,孔令民和爱人常年到学校开风筝课,从幼儿园讲到大学,深受喜爱。爱人去世后,重任落到了儿子孔炳彰身上。

孔炳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编写了“风筝”这一章节,并撰写了教学设计。在他组织的民间艺术社团里,有的学生学会了制作漂亮的扎燕,放飞时,围观同学羡慕不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日后会生根发芽。”孔炳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