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观调查 65%认为品德败坏才可能巨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大陆有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高达65%的人认为「财富原罪,只有品德败坏的人才可以巨富」。大陆在经济发展过程,贫富两极分化,加上阶层之间流动僵化,以及不时传出「煤老板7千万嫁女」、「三亚富豪海天盛宴」等新闻,自然加剧了社会仇富心态

这项「中国人财富观大调查」是由凤凰财经发起。凤凰网指出,有人觉得财富是带「血」的,靠压榨和非法手段拥有的,有人觉得创造财富美德的体现,有人觉得财富都是工人创造的,有人觉得是企业家创造了财富,财富究竟是原罪还是原德

调查显示,高达65%的人认为「财富有原罪,只有品德败坏的人才可能巨富」;35%认为「财富有原德,只有努力创造价值的人才可能致富」。

你认为企业家创造了财富吗?48.48%的人选择了「没有,财富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同样,有51.52%认为「有了企业家,工人的劳动才变得有价值」。

福建一名富豪嫁女儿婚礼极其奢华,婚宴席开400桌,菜色鱼翅鲍鱼相当高档,而最大手笔的是,他给女儿的嫁妆包括现金股票别墅及两辆名车,总价值超过台币11亿元。图为新娘贵气逼人。(图/海西晨报)

你觉得怎样获得财富会更幸福?86%的人把票投给「自己去努力创造」;5.6%认为「坑蒙拐骗别人的财富」会更幸福;8%选择了「合法分配他人的财富」;还有0.36%选择了「接受富人的捐助」。

你更欣赏哪种人?作为褒义词的劫富济贫,只有16.6%的人认同;52%投给「创造财富的人」;31%认为自己更欣赏「把自己创造的财富捐给别人的人」。

那么企业家能否完全拥有自己创造的财富?45%的人选择「可以,他不创造的话这财富就不存在,没有伤害任何人」;55%选择了「不可以,这样他就太自私了,不慷慨就是对他人的伤害」。

报导说,企业家能否拥有自己的财富,是基于为「富不仁」而设置的一个问题,45%的人将「富」和「仁」脱钩,「仁」不是「富」的标准配备,不再是「富」的义务,再也不能成为谴责「富」的理由。但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不算多,「多多益善,再多都不够」。

另外,有分析认为,之所以有「品德败坏的人才可能巨富」这么扭曲的想法,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利益博弈导致的不平衡、不协调,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加上阶层之间流动僵化,以及不时传出「煤老板7千万嫁女」、「三亚富豪海天盛宴」等新闻,自然加剧了社会仇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