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调查报告:大陆1%家庭拥全国1/3以上财富
北京大学25日发布报告指出,1%的大陆家庭拥有全国30%以上财产,底层25%的家庭仅有全国1%的财产。
综合《中国经济网》、《人民网》、《法制晚报》等大陆媒体报导,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5日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2年大陆全国家庭净财产均值为43.9万元(人民币),与2010年比,增长了17%。然而,家庭财产的不平等程度,也在迅速升高。
报告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千人计划学者谢宇教授指出,「1995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1995和2002数字来自以往研究),2012达到0.73。目前,我国三成以上的社会财富被顶端1%的家庭所占有,而底端25%的家庭仅拥有一成社会财富。」
谢宇表示,财富不平等及其相关的经济不平等,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而且财富不平等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也就是可能出现「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
根据报告,2012年大陆全国家庭财产构成中,房地产是主要部分,占了74.7%,房地产对家庭财产不平等的贡献率,全国均值为74.6%。这种现象在高房价的城镇更为明显,贡献率达78.3%。
另外,报告还指出,大陆家庭消费模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贫病型、蚂蚁型、蜗牛型、稳妥型及享乐型。贫病型的消费水准和消费品的拥有比例均最低,但医疗支出的相对比重却很高,这类家庭带有贫病交加的特征。
而蚂蚁型的各项消费水准和消费品的拥有比例都比较低,这类家庭主要以低水准消费为特征,就像辛苦积累的蚂蚁。
蜗牛型则是负担沉重的一类家庭,他们的总消费不低,但并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上,也不太进行汽车、文娱和奢侈品的消费,而是把很大的一部分开支用于房租房贷、教育、医疗方面。
稳妥型是中等消费的家庭,这些家庭的支出水准总体居中,但在消费品的拥有上高于平均水准,医疗和住房的支出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准,有一定的教育、文娱的消费。
至于享乐型,是享受着相对高品质的、健康的物质生活的一族,这类家庭有车有房的比例都很高,各项消费品的拥有比例以及各项消费水平均很高,尤其是在教育和文娱支出水准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但医疗支出的比重却较低。
报告分析,大陆家庭消费模式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蚂蚁型或者蜗牛型、贫病型占大多数,另一方面已有少部分家庭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如享乐型)。城乡消费模式差异大,农村贫病型家庭较多,稳妥型和享乐型家庭较少,而城镇贫病型家庭较少,享乐型、稳妥型家庭明显多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