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视野-勇挑经济大梁 地方政府有苦难言
7月疲弱经济数据公布后,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立刻在8月16日召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六省负责人举行会议,表示上述六省的经济总量占全国比例超过40%,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完成中央财政上缴任务」。
李克强雷厉风行。大陆国务院8月24日召开常务会议,再度强调要压实地方责任,确保稳经济政策确实执行。25日,由正部级官员亲自带队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工作组立刻出发,前往河南、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山东、湖北等十个经济大省。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带队赴河南、财政部部长刘昆带队赴浙江、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赴江苏、住建部部长倪虹赴福建、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赴湖南、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山东、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前往湖北。从工作组带队一把手名单,就可嗅出本次督导非比寻常的气氛。
不仅如此,9月8日国常会专题会议上,李克强除了听取上述工作组的督导汇报,并指示抓紧派出下一批工作组。意思就是,其他省份也别想偷懒观望。李克强在台上振振有词,底下官员却是愁眉不展,原因无他,翻开财政帐本,钱从哪里来?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本是理所应当。但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经济增长不如预期,在减税降费政策下,各地财政收入减少的同时,又需增加财政支出与投资,导致各地方政府负债率节节攀升。
据财政部公布的上半年地方财政状况,全大陆31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为赤字,赤字规模达人民币(下同)5.57兆元。其中四川的赤字最高,达3,694亿元,而这还未统计到8月份四川大规模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二高的是河南,赤字3,370亿元。第三是广东,赤字2,912亿元。这三省都是被列入经济大省。其他三省同样不乐观,江苏赤字2,493亿元、山东赤字2,109亿元、浙江赤字1,252亿元。就连年年向中央上缴税收居前的优等生上海,也因上半年封城,出现历史同期首次的财政赤字。
进入下半年,地方财政更吃紧。河南郸城因连续多月无法发放驾驶员薪资,全市公交车停运。广东省唯一全国百强县惠州博罗县,也爆出因公交企业经营困难,减少班次的现象。
甘肃兰州公交集团同样因负债累累,数月发不出薪资,决定让员工自办贷款,由公司作保还本还息,解决欠薪问题。四川乐山一次性17亿元卖断未来30年的大佛景区主营收益权。类似事件频传,足见地方财政已是山穷水尽,何来多余力气再挑经济大梁。
大陆中央关注到地方财政问题,透过大规模发行专项债,投资大基建,冀望拉动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数据来看,上半年专项债融资高达3.4兆元,下半年的任务主要是加快投放,「用好用足专项债」。所谓「用好用足」,也就是带动私人投资和消费,扩大乘数效应。政策虽具美意,但实际情况却是,广义货币高增长,财政政策也发力,但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导致社会融资不及预期,未能出现乘数效应。
姑且不谈扩大专项债发行,恐让地方政府继续债台高筑的隐忧。基建投资向来是政府最易掌控,也最有效率的提振经济作法,但放在现下环境来看,其实对就业、消费、市场预期的拉擡效果都有限。
在疫情爆发之前,大陆就业结构已转为服务业为主,因此透过扩大基建投资来拉动就业的效果亦随之下降。事实上,观察今年以来大陆失业率逐月攀升,可知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更不会消费。在此背景下,若无法活络服务业生产经营及相关消费活动,扩大投资也只是实现低水平的经济均衡,也无法扭转市场预期转弱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