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换党执政 让瘫痪的农委会苏醒

社论

审计部查核农委会辖下最重要的农粮署,发现其「产销调节」经费超标颇多,且品项越来越多,要求检讨产销机制;农粮署却以「气候」回应,说是「人算不如天算」。若资源庞大的农委会只能发放老农津贴,对最重要的工作却只能以「气候」回应令人脸红的绩效,那这个部会真的已无存在价值,可以考虑废了。

功能萎缩 平衡产销无力

审计部发现,农委会动用「农业发展基金」进行产销调节的项目,已经从民国106年的柑桔、香蕉2项大幅增加到110年的16项,包括香蕉、红龙果、文旦柚、凤梨、芒果、柠檬、高丽菜、大白菜、红豆、落花生、葡萄、凤梨释迦、莲雾等,几乎民众耳熟能详的水果全都列名。而且,许多品项是长年失衡需要紧急调节,显示农委会的功能在萎缩之中,除了无能处理对岸突发性禁令之外,也已无能解决平常的产销问题。

立法院的评估报告也显示,产销调节的决算数已由105年的1187万元暴增为108年的6.6亿元和109年的4.4亿元,严重超过预算数(1.6亿元),增加了政府负担。110年后为调节编列的预算已大幅增编,但决算数还是超过预算。要知道,台湾已接近4年没台风登陆了;在资讯科技日新月异,加上无台风下,农委会却越来越没能力协助农民产销平衡,还把产销失衡归咎于「气候」,令人难以接受。

农委会面对大陆禁止释迦、凤梨进口,只会以补贴方式解决,完全不和大陆协商,还欺骗民众要到世贸组织(WTO)申诉,真是荒唐。再看农委会近来处理鸡蛋的状况,从民众排长龙购买限量鸡蛋的痛苦,而且价格上涨以倍数计,让一个民生必需品成为限量奢侈品,实在让人难以想像农委会是如何办到的。为了平息众怒,农委会又以补贴方式大量进口昂贵的鸡蛋,以致目前鸡蛋泛滥。这完全印证了农委会处理农产品的功力,实在已到了不堪闻问的地步。

岂止是平衡产销无力,农委会对台湾未来农业的预测和规画,也交了白卷。我国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可以预见既有成员越南和马来西亚一定会在我国入会咨商时,要求开放农业贸易自由化,因为他们制造业无法和台湾竞争,若无法在农产贸易获利的话,根本无法向其国人交代制造业开放带来的冲击。甚至,台湾也必须面对中国大陆申请入会,两岸要面对其他成员要求两岸必须咨商、签署贸易协定,以符合成员之间都自由贸易的区域经济整合基本原则。请问,农委会迄今为止,为这样的前景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好斗成性 施政一窍不通

如果未做出适当准备,那蔡政府说要加入CPTPP,就是在糊弄国人,让国人误以为政府努力在打拚台湾国际竞争力,其实是无法达成的任务。而无能达成任务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好斗成性但施政一窍不通的农委会。任何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可以理解,若真有心加入CPTPP,一定会面临农产品开放问题,农委会就必须有所因应,包括强化目前的农业研发机构能量,以协助农民种出更高价的农品,未来争取高端农品的国内外市场,而低阶市场将必须退让给其他成员更低价产品。对无力升级的农民,也须提供一套合理的补偿和辅导机制,这需要设立一个类似「农业发展基金」但更具规模的基金,来应对更巨大的挑战,包括开放农品市场给中国大陆。立委陈明文曾为此事质询前行政院长苏贞昌,苏口头回应会设立基金,农委会为此做了什么?

农委会将目前为处理产销失衡的费用,挂在「农业发展基金」的作法,完全是不合理的。农发基金是当年加入世贸时,为调适农业冲击、提升农业竞争力而设立的;拿农发基金来支付农委会无能衍生出的产销失衡费用,农委会不觉得丢脸?这基金的资源难道不是该用在更前瞻的提升农业竞争力,以及因开放市场造成农民损失的补助?

这个由陈吉仲领导至瘫痪的农委会已经没救,只有用「电击」的方式,换党执政,才能让濒死的农委会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