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原住民教育 教部首試辦國小師培公費專班

为提升原住民公费生培育成效,教育部将于114学年首度试办原住民国小师资培育公费专班,预计招收37人,可享有师培公费待遇,毕业后须分发至原住民重点学校服务6年。

教育部今天发布新闻稿指出,为充实原住民师资来源及符应「原住民族教育法」第34条的需求,教育部推动多元培育管道,如外加名额保障原民学生修习师资培育课程、发放中小学原住民族语文专长学士后教育学分班学分费奖助金、补助原住民族师资培育学分班免学分费修习增能课程等。

另外,教育部也自109学年度起,每学年透过分散式公费师资培育管道,核定各县市原住民公费生名额约50至70名;但由于原住民公费生除修习学系课程,还须依县市需求加修其他专长,并通过族语中高级认证及修习原住民文化课程,使得公费师资培育过程更具挑战。

为提升原住民公费生培育成效并增加原住民教师聘任比率,教育部推动「原住民国民小学师资培育公费专班试办计划」,预计114学年招生试办,采集中式培育,整合校内资源提供学业与生活辅导,在大学128学分原则下,助公费生修习培育课程及族语增能,鼓励原民生留乡服务。

教育部提到,114学年起将由屏东大学教育系开始首届招生,并于119学年进行分发,专班采单独招生,预计招收37名具备中级以上原住民族语言能力证明的高中毕业生,优先录取设籍于分发县市的学生;公费生修习4年学士班课程,并享有师资培育公费待遇,如学杂费减免及生活津贴等,毕业后须依「师资培育公费助学金及分发服务办法」,分发至原住民重点学校服务6年。

原住民国小师资培育公费专班也获得地方政府支持,桃园市、新竹县、花莲县、台东县、屏东县等5县市已提报专班公费生名额,以补充原住民重点学校师资缺额;专班也配合县市需求及师资培育大学课程,114学年培育族语别包含排湾族语、阿美族语、布农族语及泰雅族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