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原住民族语文 教育部补助学校开课经费
屏东县长荣百合国小学生与部落长辈一起种植花生。(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为让各级学校顺利实施本土语文课程及推展原住民族语文,教育部国教署补助国小族语开课所需经费,其中屏东县长荣百合国小、花莲县太平国小皆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族语,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以强化族语文学习。
屏东县长荣百合国小除部定的本土语文课程外,也配合校订课程采文化主题课程模式教学,将民族文化融入族语课程实施。校内注重与部落间的连结,不定期邀请传统技艺教师驻校,以全族语与学生们对话,课间也进行传统歌谣的教唱。
百合国小也为学生安排实作及体验课程,由部落长辈教授种植的知识、在部落公演呈现族语乐舞剧学习成果等。同时考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同,配合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资源,让学生更能依学习需求精进族语文能力。
花莲县太平国小规画部定课程与校订课程,以寻根溯源、岁时祭仪、山林智慧及传统艺术等四领域,在多元的课程中营造族语文化学习情境。课程中也运用布农族传说故事编写学习绘本,做为族语教学补充教材,并透过活泼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族语生活应用能力及学习兴趣。
同时,太平国小积极推动原住民族语言能力认证,109至112学年度共有22位学生通过初级认证、2位学生通过中级认证,教师们也参与认证考试并规划办理亲子族语研习班、中级族语研习班,在族语文的推动及传承不遗余力。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透过学校丰富且具特色的课程,致力于让族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实践在日常中使用族语的机会,期望在丰富的教学方式及师生间的互动,在提升自身族群认同的同时,传承语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