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民教育学习空间 教育部已补助30所学校

台东县竹湖国小学生实际参与阿美族传统家屋施作,认识传统建筑物施作之过程。(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传真)

教育部国教署以打造原民教育需求的学习空间为目标,自109年度起办理「营造原住民族文化学习场域计划」,每校最高补助200万元,至今已补助30所学校。这些学校从校内课程发想并结合原民文化,进而规画具原民风貌的学习场域,提升学生对原民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以台东县竹湖国小为例,该校位于长滨乡,校园南边为南竹湖部落,往北则是永福部落,皆属海岸阿美族。为整合两部落意见,学校并向部落耆老与居民询问部落历史及搜集部落史料,发展出包括介绍部落环境、迁徙故事、传统建筑及岁时祭仪规定等原民教育课程。

同时,配合课程规画内容,学校提出阿美族传统家屋建置计划,将校园融入文化学习场域,让学生跳脱制式化的教室学习空间,更有利于学校发展与实施原民教育课程,加深学生对在地文化的认识,达成自我认同。

竹湖国小传统家屋采取雇工购料施作,运用包括茅草、藤、竹子、木头等传统建材建造,并考究传统家屋内部陈设,放置藤床、火炕等,透过真实情境的文化场域,进行文化学习与探索。

竹湖国小校长谢孟修表示,家屋拥有许多先人留下的宝贵智慧,是学习资源最丰富的文化场域,透过专业人士的加入,部落与学校共好,让学生能够采集到正确又可贵的知识。期待透过真实情境的文化场域,进行更直接的文化学习与探索。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学校申请计划必须从课程设计为起点,规画出对应的文化学习场域,并借由与部落居民、工班共同合作,讨论课程的实施与学习场域的建置,进而活化部落,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部落文化的背景与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