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曝自保 蜗牛养几天再料理
台东县金峰乡宾茂部落18日惊传集体食用「蜗牛小米粽」后,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酿成3死悲剧。(读者提供/萧嘉蕙台东传真)
台东县金峰乡宾茂部落18日传出疑似集体食物中毒事件,12名族人均食用添加生蜗牛制成的小米粽,陆续出现口吐白沫、心悸、无力等症状,酿成3人死亡,初判为「神经性中毒」,详细中毒原因仍待进一步调查厘清力目前专家多倾向不排除农药中毒,但也有人直言应为肉毒杆菌中毒。
台东马偕医院急诊室主任刘恩睿指出,依患者症状研判疑为神经性中毒,不排除农药中毒可能性;长庚医院毒物专家肾脏科医师颜宗海也分析,一般蜗牛所含寄生虫造成的感染很少如此急性且猛烈,推测可能为细菌、病毒,或是其余农药、重金属等因素造成。
毒物专家、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急诊毒物主任洪东荣,直指问题应出在小米粽中的生腌猪肉,这是原住民特有的食物,过去就发生过类似的肉毒杆菌中毒案件。但因肉毒杆菌分A、B、E等不同型别,且其都有对应抗体的解毒药,他建议疾管署赶快从食物、人体采检体确定型别,以对其他仍在治疗的病患进行解毒治疗。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法医科主任高大成表示,因为是急性中毒,应该是毒药化物问题,应非蜗牛寄生虫引起,但他比较怀疑小米粽包叶可能有农药残留,或叶子与里面的蜗牛等馅料混合产生毒化物。
原住民习惯雨后在田间捡拾蜗牛,前立委赖坤成不讳言,利用在地食材是偏乡传统生活模式,特别是清脆、嚼感十足的炒蜗牛更是国民美食。族人表示,蜗牛煮汤鲜美、快炒弹牙,也可包进小米粽内,口感媲美鲍鱼,又被称为「原住民和牛」,不仅是部落热销下酒菜、也是猎人最佳营养补给品,蜗牛成为原乡部落族人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擅于料理蜗牛的卢姓农民指出,在田间捡拾蜗牛后,通常会以新鲜野菜喂养至少1周,确保蜗牛体内毒素均排除完毕。烹调前会先敲碎蜗牛壳并洗净黏液,且秉持全熟不生食的原则。
原住民野菜学校校长Dongi Kacaw吴雪月提到,原住民取用大自然食材是行之有年的事,虽然不同食材会有不同料理方式,但共通点就是「一定要煮熟」。野外抓回的活体生物通常都会先饲养几天,让生物把体内毒素、粪便排出体外,毕竟野外生物去过哪里、吃过什么?都难以掌握,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