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減量、抵換專案等碳權 將可用於碳交易
碳费出炉且预定2026年正式收费,在减量排放方面,环境部表示,产业新增碳权须执行「自愿减量」专案,先前的「抵换专案」可转换为自愿减量额度,此2种额度未来可用于碳交易。
碳费出炉宣告排碳有价,减量排放则有机会取得碳权并出售,环境部去年10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量专案管理办法」,后续公布官方版自愿减量方法学,计有143项(国外110项、国内33项)可供企业可直接采用。
根据环境部资料,审查通过的自愿减量专案,包含台湾土地银行、经济部水利署、彰化银行、新光人寿等注册申请;其中水利署2案「石门水库北苑园区植树自愿减量专案」、「东埔蚋溪绿美化场地植树计划(2022)自愿减量专案」,皆为自然碳汇的减量额度。
环境部表示,透过自愿减量方法所取得的减量额度(碳权),未来可在碳权交易所交易。
早年曾陆续施行「温室气体先期专案暨抵换专案推动原则」(先期专案)、「温室气体排放额度抵换专案」(抵换专案)。然而,此2专案现在都不受理新案。
抵换专案截至今年8月底共注册通过95案、额度申请通过37案,已核发额度2559万吨,先前取得的抵换专案额度仍有效,可选择转为新制额度。另外,截至去年底,先期专案减量额度总计仍有约6100万公吨。
根据资料,台积电今年2月便申请注销温室气体先期专案减量额度20公吨,用以抵换国内先进封装3厂「2023年使用液化石油气1万889.8公升所产生之温室气体排放」,意即做为碳中和用途。
环境部日前发布「温室气体减量额度交易拍卖及移转管理办法」,明订目前可交易、拍卖等减量额度包含自愿减量及抵换专案2种,早期「先期专案」属温室气体管理法施行前的减量措施,因此只能以协议交易方式进行,不会于碳交所进行交易或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