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acbook Air、mini与iPad Pro点评:该选平板还是笔电?
▲新iPad Pro官方影片推出一天超过2100万次观看,介绍写下:「你的下一代电脑不是电脑」,让同步上架的Macbook Air有点尴尬。(影片/取自YouTube)
对于Apple公司的「夜袭」,多少有点习惯了。这次Apple公司一口气释出的两个尺寸iPad Pro跟新款Macbook以及升级款Mac mini,可以说不仅迎合商务、学生的需求,也更贴近普罗大众,其中一个首度被用在iPad的新名词-光学雷达扫描仪(LIDAR),不仅让「平板」达到更多工,还包含苹果公司拓展AR生态系的野心。然而,平板跟笔电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
▲全新的iPad Pro与巧控键盘组、AirPods Por、第二代触控笔跟保护壳。(图/取自Apple)
换回剪刀式键盘再升级的MacBook Air
这次推出全新的 MacBook Air,效能最高可以使用第 10 代 Intel Core Core i7 处理器,储存空间最高可以使用2TB SSD硬碟,同样是配备13 吋 Retina 荧幕,并且跟Macbook Pro一样透过Apple T2晶片搭配 Touch ID指纹辨识系统来启用电脑、线上购物认证等,这在Macbook Pro就已经得到验证,相当安全而且好用。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Macbok Air键盘组做了改变,右上角有个指纹辨识模组,音箱改为放置在键盘左右两端。(图/取自Apple)
Macbook Air 出货就搭载macOS Catalina系统,目前用来最方便的就是「接续互通」功能,另外就是AirPlay的再升级。如果你手边有iPad,可以以无线的形式启用第二荧幕,这边在提供读者一个小技巧,在投射第二荧幕到iPad的同时,这一代Macbook Air,透过连接Thunderbolt 3传输埠,可以再接一个「第三荧幕」,到了这一代荧幕最高可支援6K显示器,下面有一个记者现在用的Macbook Pro、iPad跟第三荧幕的使用状况:
▲借由AirPlay,Macbook只要一条线,也可以轻松达成三荧幕应用(图/记者洪圣壹摄)
▲这边有个接续互通的示范案例,基本上同一个网域当中,不管是iPhone还是iPad,使用相同Apple ID靠近就可以进行接续互通。(图/取自Apple)
其他更动当中最重要的还是「键盘敲打体验」上的改变,上一代12吋Macbook Air使用的碟式键盘,虽然成功让笔电变得更薄,但也因此带来耗损率高的问题,而且维修上要整个键盘都替换掉,相对的维修成本也变得更高,这一代Macbook Air换来更方便好用的剪刀式键盘(巧控键盘),一方面也是提供大家熟悉的1mm键程,加上效能提升,虽然是小改款,售价31,900元起,就可以用到256GB标配版,也挺吸引人。
▲新一代Macbook Air换了新版剪刀式键盘,键程1mm。(图/取自Apple)
2020年的 Mac mini 除了换了intel 第八代四核心/六核心处理器之外,主要是提升了储存空间...没了。如果家中的荧幕想要升级成苹果电脑,或者是想要让家中的4K电视一秒变成智慧电视,透过蓝牙键盘组操作看Netflix、YouTube,那么这款标配256GB的Mac mini,会是首选,只要花25,900元、接上HDMI线,就解决了。
iPad Pro
这次推出的新品当中,最受到大家关注的还是iPad。平板电脑在所有行动产品当中,机动性仅次于智慧型手机,不过从市占率来说,iPad推出以来出货量持续夺冠,比起手机来说,更可说是打片天下无敌手。
时光飞逝,上一代iPad Pro,已经是2018年的事情,这一代最大特色就是多了一个LIDAR模组的三主镜头跟巧控键盘(Magic keyboard)。
其实平板因为荧幕比较大,所以很多消费者拿来作为娱乐使用,现在也有很多学校标配iPad Pro,工业用户会用来作为无人工厂的操作媒介。上一代iPad Pro的效能提升、音效提升、显示器又来到10吋,触控笔还可以吸附在上面,其实真的已经很够用。
「那么到底平板还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 2018 年前往 Apple 总部一楼,用平板看飞盘新总部的AR体验,因为对于未来产业、广告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记者也下载了几个Apps尝试了一下,结果发现比较好的应用大多要收费,加上很多时候因为破图或者连线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所谓的「沈浸式体验」。
LIDAR直接催化AR生态系的发展
记者认为这一代的iPad Pro,主要是用来解决AR体验上的问题,为此一口气让iPad破天荒的配备三颗镜头,这包括一颗广角、一颗超广角,跟带有感应器的LIDAR光学雷达扫瞄系统。严格来说,LIDAR对拍照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对于AR领域来说,搭载这个LIDAR系统、WiFi 6连线,加上iPadOS 13.4与A12Z bionic晶片带来的处理效能以及带有120Hz的Retina显示荧幕,体验来说,就远比同业又更超前了一步。
大概查了一下,LIDAR的全名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主要是结合雷射光、GPS定位跟INS导航三种系统,目前多数被用在各种服务类型的机器人身上,像是扫地机器人。
不过就以往来说,LIDAR系统的有效距离大约2~3公尺,苹果公司公开他们的LIDAR有效测距距离最远可达 5 公尺,从影片来看,大概判断这颗镜头内藏有射出端跟接收端还有资料处理端这三个区块,相对应处理端就是A12Z(或许这个“Z”的命名就是跟LIDAR折射的形状有关),但是接收端跟射出端的使用效率,可能要等到实际测试产品的时候才能确认。
▲▼iPad Pro的LIDAR系统有效测距距离最远可达 5 公尺。(图/取自Apple)
根据使用经验来看,AR的应用跟VR一样,都还在早期阶段,但是苹果公司对拓展AR领域的积极性相当高,比较著名的就是推出新一代iPhone 11系列的同时,透过ARKit让用户不管在哪,拿起手机、打开网页,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iPhone 11,相同的应用也在iPad Pro推出之后,同时在官网提供全新iPad Pro的AR网页给所有人把玩。
根据介绍,因为LIDAR系统的导入,「测距仪」app 功能现在具备「尺标显示方式」,可进行更精细的测量物体,这包括量测一个人的身高,同时会自动显示实用的垂直与边缘引导线,让使用者能更快速且准确地测量物体。原本与IKEA的合作当中,打开app、进入Studio Mode,就能像在 IKEA 门市一样,以AR的形式在家中或者办公室摆设家具。
另外就是AR游戏了,这次独家游戏《Hot Lava》,可以让使用者直接在家中玩起游戏,相较于热门动画《刀剑神域》当中的VR MMO来说,《Hot Lava》可望让虚拟世界更加融入真实世界,现阶段这部分可能也是iPad Pro用户的「独家福利」了。
另外就是在医学跟教育研究上,借由ARKit 和深度感测器的各项增强功能,让学生可以更生动的解剖青蛙(?)、让物理治疗师可以追踪患者复原状况。
简而言之,新一代iPad Pro这次的三镜头,直接可能刺激的是AppStore生态系,或许也将成为竞争品牌仿效的对象。
新一代iPad Pro另一个价值是工作需求在提升,像是荧幕持续采用全面延伸的 Liquid Retina 显示器,这显示器带来P3 广色域、最高120 Hz更新率、「原彩」显示技术、高亮度与抗反射镀膜,不管对于设计工作者还是一般用户来说都相当实用。
而另外两颗镜头也不是没用,从资料来看,另外两颗镜头一个是1200万画素广角、另一颗是1000万画素超广角镜头,拍照效能虽然没有iPhone 11 Pro好,但是由于配备五个录音室等级麦克风,并且在晶片效能提升的前提下,加上行动版剪辑工具与Adobe Photoshop,带着这平板,几乎就是带着行动工作室出门。
全新“浮空”巧控键盘就像用电脑一样,不过要等到五月
这次同步发表的还有全新的巧控键盘,这个巧控键盘仿照了电脑体验,带来两个特色,一个是内建轨迹触控版,另外就是悬浮式设计,可以撑得住iPad Pro的重量,并且可以自由调整角度,这点蛮让人惊讶的,而且键盘侧边有一个USB-C外接口,键盘本身还有背光功能,适合昏暗环境打字。
▲▼全新的巧控键盘,能够让重量高达471克~643克的平板以多种角度悬浮,侧边还有一个USB-C传输孔。(图/取自Apple)
对此,Apple 公司有稍微介绍了一下 iPadOS 13.4,这包括更自然的打字体验,游标会以圆圈呈现,接上键盘之后,也会有「主画面」和 Dock 上的 app,以及专为触控式轨迹板设计的驱动,相信体验上会跟电脑一样,透过两指、三指手势就可以在应用程式之间切换、滑动Safari 网页与「照片」、在「备忘录」选取文字、查看整理与回复「邮件」,或者是透过点按的形式启用app等等,并且开放新的iPadOS API给开发者开发相对应的应用程式。当然,随着iPadOS的升级iWork也跟着改版,相信一切体验就像用Macbook一样。
换句话说,思考到iPad Pro开始拥有电脑等级的效能,iPad开发团队进一步要让平板取代市场上多数的电脑。顺带一提,除了全新 iPad Pro,2018年推出的iPad Pro,如果升级了iPadOS 13.4,到时候一样也能使用这个巧控键盘,不过这个让平板一秒变电脑的键盘最快要到五月才买得到。
受到新冠疫情(COVID-9)的影响,「线上教育」变成一个热门的替代方案,连同也带动iPad的销售。综合大陆媒体的报导,在中国大陆的天猫平台,最新一代的iPad在今年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面断货,iPad 销量一度超过 iPhone,其中有6成是教育客户,换句话说,由于线下教育转移到线上,大荧幕、高活动机能的iPad成了抢手货,这或许是苹果2018年在芝加哥Lane Technical College发表iPad的时候,就预见的未来。
新一代iPad Pro共有11吋跟12.9吋两种版本,后面那个荧幕大小几乎跟13吋Macbook一致,两个版本都有银色与太空灰色两款,并且都有256GB、512GB和1TB的容量版本。11吋iPad Pro Wi-Fi版售价25,900元起,Wi-Fi+4G版售价30,900元起跳;12.9吋iPad Pro Wi-Fi版本售价台币32,900元起,Wi-Fi+4G版售价37,900元起。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选择售价台币31,900元起的Macbook Air,还是多付台币1,000元,买个12.9吋iPad Pr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