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名家瞭望/大陸經濟「鍍金時代」的教訓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洪源远(网路照片)

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曾宣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为其他开发中国家照亮一条达成现代化的新轨道」。当时许多「全球南方」国家似乎热衷于学习中国大陆的成功公式,美国则认为这将威胁西方民主国家的软实力。

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展望低迷,西方评论人士已没有人再谈「学习中国」的话题。从2017年到现在,中国大陆取得的,可能是现代史上最短命的一次地缘政治胜利。

中国大陆已走过「镀金时代」。「镀金」不等于「黄金」,而是金烁其外、顽石其中。美国19世纪末期也曾经历这个时期;当时经济强劲成长,但也极度腐败与不公,还加上金融泡沫。中国大陆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当时美国的情况相当类似。

邓小平主政时曾执行务实政策,开放私营部门,把竞争、责任与调适机制引入政府机器。政治上则从毛泽东时代的一人独治,转变成集体式与任期制的新领导模式。江泽民与胡锦涛主政期间,初期采取农村导向的市场改革,大幅嘉惠贫农;之后出口制造业与外人投资崛起,开始转向城市改革。到2000年代,土地与房地产成为成长引擎,造就的却是财富高度集中。

习近平2012年主政时,虽仰赖经济持续成长让8亿人脱离赤贫,菁英阶层腐败却也无所不在,且所得差距严重。中国大陆民众在享受繁荣的同时,也充斥「镀金式」的放纵行为。

习近平的任务是对抗旧模式的遗祸,并向新模式转型,作法却是个人权力极度集中、加强镇压,并控制意识形态,不仅再度强化国家部门在经济体系的角色、推动「战狼外交」、并执行三年疫情「清零」,最终使20多年来的经济失衡与政治紧张益发严峻。

美国则是经历「镀金时代2.0版」。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世界无可挑战的超级强权。美国政府与位于华府的跨国机构,在1980及1990年代为开发中国家制定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包括私有化、法规松绑与贸易自由化,人们更相信自由市场能为所有问题提供最佳解方。然而,世人对新自由主义的信心,却因2008年金融海啸遭受重创。冷战后美国的「全胜」,现在看来正是「新镀金时代」的开端。许多新自由主义的倡议者,如今反而坚持政府应该扩大支出、追求产业政策,并重新掌控市场。

经济学者往往视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率为进步,甚至把「成功」归因于一项或几项简单的原因,且其他国家也能「复制」。但若要从镀金时代获得正确的教训,并非武断认定「成功」或「失败」因素,因为原先被认定是成功的原因,最后反而成为最大问题所在。任何成功都隐藏陷阱,其他国家无须不计成本追求成长。

现在中国大陆经济进入低成长时期,便是提醒世人没有任何解方永远管用。每个世代及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需要新的因应措施。习近平想证明他能用从上到下式的控管、而非由下而上的力量控制这些问题,但迄今的事实证明他的作法错误。

东拼西凑的解法或快速致富的计划,只存在于广告词。最佳的教训往往是学习最困难的作法,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下,以最佳原则自我调适。

(作者洪源远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Project Syndicate专栏作家/编译任中原)

(系列完)

本系列专栏由富邦金控独家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