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经济】傅中原/科技至上的时代?数据经济将改变我们思维

数据经由分析,亦可掌握到消费者偏好与其显现出的购买行为,达到精准行销或创造新产品服务机会。(图/达志影像

●傅中原现职商业发展研究院商业发展与策略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专长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着有多篇与区域贸易协定专栏文章

数据将成为下一个世代生产、消费与治理的关键要素意味数据不仅可用于制造生产或提供服务以作为基础要素,更重要的是透过数据可引导传统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基础投入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达到更有效率的使用。而数据经由分析,亦可掌握到消费者偏好与其显现出的购买行为,达到精准行销或创造新产品与服务的机会。

在商业场景中,运用数据分析已相当普遍,例如阿里巴巴、Amazon和Facebook等跨国商业公司利用数据,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打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场域,不仅填补了原有商业模式不能供应的服务缺口,同时也将带给消费者更佳的消费体验

然而,数据可应用的场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商业环境,更重要的是透过数据分析,亦可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生活品质与交通安全,例如利用病人资料研发出治疗慢性疾病的医药品或是汽车厂利用行车数据开发出适合的无人车技术等。

由于数据是一种讯息企业可透过搜集、交换或购买等方式,取得消费者、驾驶或病人的私人讯息(private information)。企业有了这些数据,无疑是开启了消费者偏好的黑盒子

▲运用不同层面广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将可得到更佳的预测结果或是产生出更高的商业价值。(图/CFP摄)

对消费者而言,发出讯息(signal)不仅让生产者了解本身消费偏好且提供更佳的服务品质,同时也将发掘出深层且难以观察到的消费惯性,揭露出未被满足的需求;对企业而言,数据改变了传统供给创造需求的思维,转变为消费引导生产的商业模式,借由满足消费缺口,取得更佳的获利机会。具体例子为购物网站追踪消费者曾观看的商品,并且在消费者往后所到访的不同网页上,均出现曾经观看过的产品资讯或是可能会想要购买的商品,抑或是提供消费者更个性化的购物服务。

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投入要素是有限,但数据却不是有限的,且数据会持续累积与倍数式成长。由于数据要素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当累积越大量的数据时,背后可分析的消费模式就更具丰富性。运用不同层面与广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将可得到更佳的预测结果或是产生出更高的商业价值,又或可以改善许多因为交易双方间资讯不对称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但数据经济是否一定有利于消费者?这答案可能没有那么乐观!原因在于数据的搜集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数据可接受有差别的搜集,姑且不论此差别是属于时间、行为、个人或场域等面向,都将无法完整且真实地呈现消费者潜在偏好的全貌,当然也无法精准预测其行为模式。

▲对使用数据的企业而言,严密保护这些消费数据是需要相当高的监管成本。(示意图视觉中国CFP)

使用者的「好」数据或「坏」数据都将被企业所搜集与运用,企业也将针对拥有好数据与坏数据的使用者给予不同的服务提供,例如某人因为过去的信用不良可能将无法购买车票等情况。

对使用数据的企业而言,严密保护这些消费数据是需要相当高的监管成本,但这些企业往往没有诱因去选择严密保护数据,原因在于取得这些数据几乎是无偿取得,或是仅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取得。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这些数据究竟如何运用与是否有利可图仍尚未得知,又怎么会愿意花费一大笔金钱去保护这些私人数据,导致泄漏个资的新闻层出不穷。

身为数据资料保护的最后守门员政府,在数据至上的时代又该有什么作为呢?建议有几个面向可供参考。

1. 开放数据共享,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

2. 提供奖励政策诱因,促使企业积极保护数据隐私。

3. 预防因数据使用而产生的市场独占现象。

4. 建立国际数据保护机制,防止数据跨国境之恶意使用。

政府若能在数据经济发展趋势下,提供正确政策方向,无疑是为企业与消费者带来更有保障的商业竞争与隐私保护。

热门文章》 ►跨世代隐忧 台湾族群贫富不均问题

►台湾可成为贸易战下「资金净移入国」吗?►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