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人用鼻胃管 成功移除者不到300人…跨領域專家組「無管人生」助病人脫管

高雄市立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说,很多人都没想过自己和鼻胃管的距离,其实比想像中的近。 示意图/freepik

许多人誓言「此生绝不插管」,但据统计,国内每年约有20万人因肺炎等疾病被插上鼻胃管,更有7万人插管的时间会超过三个月。立法院厚生会无管人生委员会今天提醒国人,及早培养咀嚼力,避免老后成了鼻胃管族;并呼吁政府要更关心在家里或机构里的鼻胃管长辈。

今天的无管人生会议由立委刘建国及陈静敏主持。高雄市立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说,很多人都没想过自己和鼻胃管的距离,其实比想像中的近。调查发现,年过65岁后,每五个就有一个属咀嚼吞咽障碍,每周至少有三次在进食时会呛到,如果还有合并身心障碍如失智等更是八成都有咀吞困难,很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推动无管人生会议在立法院举行,包括立委刘建国、陈静敏、高雄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及厚生会执行长陈柏同等人共同参与 图/厚生会提供

另外,有些人也可能因口腔不清洁,加上咀吞障碍,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或病原体随着食物或呕吐物进入肺部导致肺炎,不得不使用鼻胃管维生。

郭昭宏说,经过厚生会和医界一再争取,健保署也认同并给予给付,希望医师能积极协助鼻胃管病人在疾病痊愈后,有机会「脱管」,能回到重新以口进食的无管人生,从去年6月开始给付「成功移除长期留置鼻胃管并恢复经口进食」,每次3000点,希望每年能至少造福13000人脱管。但郭昭宏说,从去年6月至今年9月,成功申报件数竟然才277例,真是少得可怜。

今天会中有来自医疗、护理、语言治疗和长照领域的专家委员,提出一系列建议。厚生会执行长陈柏同说,专家提议:应放宽选案标准和时间;开放经过训练认证的护理师申报,并加入需要个案管理师追踪的专业类别。其次应提高移除鼻胃管的给付,还有到社区作评估等时也能获得给付,提高诱因。目前是为病人装上鼻胃管得到的健保给付,远比帮病人移除的给付高。

推动无管人生会议在立法院举行,包括立委刘建国、陈静敏、高雄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及厚生会执行长陈柏同等人共同参与。 图/厚生会提供

其次,很多鼻胃管长辈是回到家里或长照机构,更难移除鼻胃管。专家们也建议,政府应多关心这些健保大伞罩不到的长者。很多家属因为无法撑过脱管之后,长辈得重新学习进食的困难阶段,长者因之难以重回以口进食。郭昭宏说,家属应该给长辈机会,因为以口进食才是做人的基本幸福呀。

健保署组长刘林义表示,将会再邀请学会与专家讨论扩增适应症的等建议,待有共识后,再送共拟会。

无管人生委员会召集人刘建国强调,咀吞复能及无管人生的实践需要跨专业的医疗团队合作,卫福部应将这一理念落实于评估执行中。他指出,健保署的美意不应被浪费,但大家都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执行件数低,就可看出目前给付3000点鼓励医护帮病人脱管,实在还算不上是「重赏」。实应提升给付以鼓励更多医疗院所积极参与。

有护理背景的陈静敏则建议,为维持病患的尊严与生活品质,建议推动胃造廔,同时将移除鼻胃管的执行列为医院的评鉴指标,以确保整体照护水准。

郭昭宏指出「政策引导走向」,调整给付、扩增适应症与申报职类,以及试办计划的推动,这些政策都是可以带领更多的医院与机构愿意投入「无管人生」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