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对心血管病人无害

(图/Shutterstock/达志)

鸡蛋是一种超级食物(Super Food),除拥有优质蛋白质外(蛋白),尚包含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蛋黄),故其营养价值比肉类更佳。一般而言,对于身体健康,胆固醇正常的人来说,一天多吃几颗蛋,科学已经证明无碍健康,但对于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的病人而言,则是建议适量,不要吃太多颗,同时还应避免早餐时,经常与鸡蛋一起吃的东西,例如乳玛琳抹吐司、培根和其他加工肉类,因为它们才是真正的心脏健康杀手。

然而,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脂的人来说,仍然有人会或多或少担心蛋黄是高胆固醇食物,对心血管健康不利,要嘛不敢吃,要嘛把蛋黄丢弃,甚为可惜。刚好这个月(2024年4月6~8日)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举办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上,就有杜克大学教授将此项担心,利用临床试验的结果予以释疑,因此笔者特别为文,为大家说明这篇科学论文的内容。

此次试验是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医学院努拉维什医师(Nina Nouhravesh)所领导完成的,共有140名参与者,每位都必须曾经历过一次心血管事件或有两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或糖尿病,年龄需≧50岁(平均为66岁),其中一半为女性,27%为黑人。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鸡蛋组(每周食用≧12颗)或是不吃鸡蛋组(每周少于两颗),试验总共进行4个月。

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下简称LD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数、apoB(一种脂质生物标记)、高敏肌钙蛋白(Troponin;心脏损伤标记)、胰岛素阻抗分数、维生素和矿物质。结果显示,鸡蛋组的HDL(「好」胆固醇)有些微下降0.64 mg/dL,LDL(「坏」胆固醇)降低3.14 mg/dL,虽不具统计上的意义,但至少表明每周吃12个鸡蛋不会对血液胆固醇产生不利的影响。

科学已知,心血管疾病是透过高血压、高胆固醇、体重增加和糖尿病等危险因子所介导引起的,饮食习惯当然会对这些因子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每天吃鸡蛋是否会影响血中胆固醇,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恶化,是大众关心的焦点,但一直没有定论。今天这则临床研究,让我们确信,即使是高风险人群,吃鸡蛋是对心脏健康没有坏处的,甚至可能受益。

这次的临床试验是一项非盲研究,也就是患者知道他们属于哪个研究组,仍然是一个有用的资讯,未来可以再深入研究这些结论。(作者为药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