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只台湾蝙蝠搞失踪 教授解密:吃太多农药「迷航」

▲台师大生科系忠信教授团队,解开台湾蝙蝠迷航之谜。(图/台师大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湾蝙蝠的数量在9年内锐减30万只,不过,原因始终是个谜题!台师大生命科学系教授吴忠信的研究团队花了近4年时间,发现是环境污染物包含农药重金属,累积在蝙蝠体内,破坏牠们的中枢神经及回声定位系统,导致迷航的蝙蝠无法正常在空中捕捉昆虫或躲避障碍物,会逐渐消失田野中。

过去科学家发现,不同种类的蝙蝠多会发出超高频的叫声,再利用回声定位方式在空中捕捉昆虫或是躲避障碍物。吴忠信团队投入台湾蝙蝠回声定位研究长达20年,过去研究发现蝙蝠中枢脑神经系统可辨识发射出去的超声回波,让牠们可以自由遨翔捕食猎物,却不会在天空相撞,但近几年环境污染毒物累积在蝙蝠体内,结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回声定位系统的破坏,严重时甚至引发「迷航」,而无法在空中正常飞翔

吴忠信近期发表的论文刊登于期刊「Neuroreport」,获得学界关注!团队采集北、中、南与东部等不同样区蝙蝠的粪便,再带回分析重金属含量,结果发现北部蝙蝠粪便中含有超量的铅、汞、铬、镉、铜、锰等;中、南部则含有超量的砷、铜、锰等重金属;东部的蝙蝠粪便中则仅测出锰重金属超量,「一旦蝙蝠无法正常在空中捕捉昆虫或是躲避障碍物,则许多蝙蝠的种类便会丧失生存的本能」,而逐渐消失在田野。

吴忠信指出,蝙蝠对农业提供了很高价值生态服务,像是协助植物传粉、防制植物病虫害以及粪便提供天然有机肥料等,世界上有100多种果树,都有赖蝙蝠播种及传播花粉。在台湾有些农民利用农园附近设置蝙蝠屋,让牠们帮忙除虫,还收集蝙蝠粪便当肥料。

研究团队发现,当蝙蝠摄食含有农药益达胺污染的昆虫时,海马回与内嗅皮质神经细胞会有损伤的情形发生,此情形会导致大脑内部定位导航系统以及记忆学习功能的丧失,最终造成蝙蝠迷航的情形发生。

且蝙蝠在完全陌生环境中飞行时,会利用发出超声波来探索周遭的环境背景,并且会很快的熟悉并且记住周遭的环境背景,而循着固定的路径飞行,这称之为蝙蝠飞行的固定行为模式。团队研究还发现,当蝙蝠摄食含有重金属锰或是农药益达胺后的昆虫食物后,原本规律的蝙蝠飞行路径则会变得相当紊乱。

吴忠信希望透过研究,让社会大众正式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借由环境保护与降低污染途径,维护人体野生动物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