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女无症状「肿瘤10公分大」 4情况小心子宫肌瘤
▲医师提醒,少数肌瘤可能导致患者不适,严重会出现经痛、经血过多等。(示意图/达志影像)
记者张乃文/台北报导
一名36岁女性无家族史,平时也无不适症状,但某天进行健康检查时,发现骨盆腔有肿瘤,检查发现是子宫肌瘤,且贴近直肠部位,长达10公分。医师表示,少数肌瘤会造成患者不适,症状因肌瘤大小和位置有所不同,严重可能会出现经痛、经血过多、经期较长等,甚至造成不孕症、排便困难或频尿等症状。
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妇产科医师吴秉忠近日收治一名36岁未婚女性,个案平时无不良嗜好,也没有家族病史,亦无不适症状,但某天例行性健康检查时,发现骨盆腔有肿瘤。透过超音波扫描,发现贴近直肠部位、骨盆腔左侧腹壁有肿瘤达10公分,考量病患年轻,生殖荷尔蒙活跃,肿瘤可能会持续增长并压迫邻近输尿管、血管、神经丛,恐造成肾脏发炎等。
吴秉忠说,后续以微创单孔达文西手术切除肿瘤。他表示,大部分的子宫肌瘤若没有症状观察即可,但少数肌瘤会造成患者不适,症状因肌瘤大小跟位置有所不同,严重者会导致经痛、经血过多、经期过长,甚至会造成不孕症、排便困难、频尿、解尿不顺。
吴秉忠提到,有些肌瘤位置会延伸到骨盆侧壁,压迫输尿管造成肾脏发炎及骨盆闷胀感等症状,肌瘤手术过程较复杂,伤及输尿管血管的风险高,如果肿瘤有增大时可考虑切除,避免开刀难度跟风险愈来愈大。
吴秉忠表示,女性更年期前后,肌瘤已渐渐没有雌激素刺激,体积不会继续增加,甚至会稍微萎缩,有症状的患者建议与医师详细讨论,尤其是年轻想怀孕者,跟医师拟订合适计划,保守药物治疗或是侵入性开刀治疗等。
吴秉忠提醒民众,培养良好生活作息,避免饮食过多肉类、酒精、加工食品摄取,而且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可降低子宫肌瘤发生率,定期健检,可及早发现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