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亚希金 最高龄得诺贝尔

美法加3学者共获物理学奖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日揭晓,由美国学者亚希金(Arthur Ashkin)、法国学者穆胡(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女学者史崔克兰(Donna Strickland)夺得,3人因「在雷射物理学领域开创性发明」,共同获得殊荣。其发明应用于工业医疗众多层面,包括目前普遍的雷射视力矫正手术

史崔克兰 55年首位女得主

史崔克兰是诺贝尔奖第三位获得物理学奖的女性,也是55年来第一位获得物理学奖的女性、2015年来第一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女性。96岁的亚希金则是史上最高龄的诺贝尔奖得主。

亚希金仍醉心于新的研究。得奖消息让他感到意外,他说:「有人打电话给我,我被吵醒。」他接受访问说:「我现在忙着写一篇有关太阳能的重要论文。」

亚希金一人将获得900万瑞典克朗(约台币3100万元)诺贝尔奖金的一半,另外半数则由穆胡与史崔克兰平分

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今年3位得主为雷射物理学带来革命性进展,让人们得以观测极微小物体与极快速的过程

美国学者亚希金以「光学镊子和其对生物系统的应用」获奖。法国学者穆胡和加拿大女学者史崔克兰以产生高强度、超短光脉冲方法夺得物理学奖。

亚希金光探究生命机制

瑞典皇家科学院声明表示:「先进精密仪器开启尚未探索的研究领域,并应用于工业与医疗众多层面。」

获奖的3位科学家贡献。亚希金发明「光镊(optical tweezers)及其对生物系统的运用」;穆胡与史崔克兰则是「产生高强度、超短波长光学脉冲的方法」。

亚希金的「光镊」将雷射光束化为「手指」,能够捕捉微粒原子细胞病毒,过程有如科幻小说场景利用光线的辐射压力移动物体!1987年亚希金首次成功利用光镊捕捉活的细菌,而且没有伤害牠们,这是一大突破。接下来他立刻开始研究生物系统的运用,如今光镊已是探究生命机制的重要工具

穆胡、史崔克兰CPA 可矫视

穆胡及史崔克兰于1985年发表一篇有关雷射物理的革命性学术论文,研发出人类史上最短但最强劲的雷射脉冲,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超短高强度雷射脉冲,同时不会破坏增强型物料。二人研发的线性调频脉冲放大技术(CPA)随即成为新的高频雷射技术,广泛用于矫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