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独秀 陆资产成资金避风港

大陆股市三大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15日分别收涨0.5%、0.95%、1.05%。截至15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自2022年的低点(4月26日)以来分别累计上涨14.51%、18.92%、19.74%,创业板指数距离技术性牛市(从近期低点上涨超过20%)只差一步。

证券时报报导,A股能够持续走出「独立行情」、成为全球资本避风港有三大原因:一、中美金融周期错位,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货币政策从宽松快速转向紧缩,而大陆货币政策保持较高的独立性。二、A股估值在全球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尤其是上证指数本益比不到13倍,远低于道琼工业指数。

三、A股已经提前下跌到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A股已经提前释放风险,创业板指数一度大跌36%,上证指数曾下跌21%。不少空手或轻仓的投资者,正期待在下一次回调的过程中进场或加码,有望支撑A股持续回暖。

多个指标也显示A股市场情绪走俏,代表外资动态的北向资金13日净卖出A股人民币(下同)135.19亿元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回流A股,15日净买入133.59亿元。近11个交易日以来,北向资金第四次加码超过100亿元。沪深两市15日成交额合计近1.3兆元,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超过1兆元。

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国际投行一致看好中概股表现。摩根大通分析,大陆股票面临的一些利空因素将会减弱,甚至「逆风可能转为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