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被打脸?荷兰科学家证实「超距作用」真存在

▲爱因斯坦的80年前的科学报告如今受到挑战。(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坚信,1个粒子影响远端另1个物体的「超距作用」是错误的,他认为还有未发现的粒子特性可以解释这种反应。但荷兰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发表,实验证实彼此相距超过1公里的两个电子,有明确且不可见的关联性,等于打脸爱因斯坦。

1935年时,爱因斯坦在发表的科学报告中,以「鬼魅」来形容超距作用,认为这种看法错误。几十年来,多项科学实验都证实,分处两地的粒子,会存在着不知名的互动关系,无论相隔多远,都保持某种连结。

80年后的今天,荷兰科学家在自然期刊(Nature)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于德尔夫特科技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所做的实验中,分处校园两处,距离1.3公里的2个电子,有明确,且不可见的即时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