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三巴,一道历史的伤疤
“三巴圣迹”是澳门八景之一,是闻名遐迩的澳门标志。它矗立在数十级台阶上,巍峨壮观,每日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大三巴牌坊,其实只是百年前圣保禄教堂遭火焚后残余的前壁。“三巴”是“圣保禄”的粤语读音,其状又似中式牌坊,大三巴牌坊由此得名。圣保禄教堂(SAOPAULO)始建于1580年(明万历八年),1595年和1601年先后两次遭火毁,1602年第三次重建,历时30多年,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正式竣工,成为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
1835年,一场大火使整座教堂化为灰烬,仅剩下花岗岩前壁和壁前的68级石阶。历经3次火劫后,教会认为此乃天意,遂弃之不建,剩下遗壁兀立苍天。澳门的人口中,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国人,他们按照自己的习俗,称之为“大三巴牌坊”,赋予中国文化的色彩,也显现了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大三巴,这面360年前圣保禄教堂的前壁,保留了十分典型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坚实的花岗岩基座上,自下而上分为5层:第一层即入口层,共有3个门并有10根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小门门楣上有耶稣会会徽的浮雕图案,正门上则写有“MATER DEI”,说明此教堂供奉圣母。
第二层由10根壁柱及由7朵玫瑰花浮雕装饰的3个窗口组成,正中刻有“天主圣母”的拉丁文字样,窗口与壁柱间以棕榈树点缀,左右壁龛内供奉着4位天主教圣人像。
第三层正中央深凹的拱形壁龛内供奉着圣母玛利亚铜像,围绕着圣母像的有中国和日本象征的牡丹和菊花。两侧各有3位天使浮雕,左侧3根壁柱中有智能之树及七翼龙的浅浮雕,右侧3根壁柱中有精神之泉和西式帆船的浅浮雕。
第四层正中有一座圣婴的雕像,左右两侧4根壁柱中间是耶稣受难的刑具浮雕;三角形顶部中间是一只铜鸽,代表着圣神,两旁有太阳月亮及星辰,象征圣母童贞怀孕的时刻。顶部之上则竖立着十字架。
大三巴牌坊那赫然大气的构架与同样庄重的赭石色,是最能让人怀旧的沧桑之色。有人比喻,大三巴就像一块历史的拓片,孑然峭立,用它单薄的身躯,抗击150年的狂风雷暴,万劫不坠。摩挲它那花岗岩的石雕,就像轻抚饱经历史风霜的肌肤。更有人说,每次伫立在大三巴都会有所憬悟,它可以说是一道历史的伤疤,拥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缺陷美!
尽管大三巴没有涉及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却不可否认它成了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代表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大三巴后面的圣母升天教堂遗址博物馆及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展示了天主教在澳门传播的历史和当年的辉煌。
大三巴牌坊下面是宽宽长长的68级石台阶。每次记者来到大三巴,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都要反反复复地在台阶上走上几个来回,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细细瞻仰大三巴,欣赏它的宏伟壮丽,品味它的历史沧桑。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澳门人来说,宽宽的大三巴石阶又是他们孩童时竞登嬉戏的好地方,每逢喜庆节日之夜,这里还是举行“醒狮”、“醉龙”表演的场所,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这里是澳门人活动的重要场所。澳门的许多重大活动、节日庆典、民间联欢等都在这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