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颗海胆进驻!屏东小琉球肚仔坪潮间带沦「荒礁」 5大原因曝
屏东县小琉球肚仔坪潮间带原具有丰富的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海草床与珊瑚礁景观,但已严重退化到剩数量庞大的海胆和满布坑洞的裸露礁石现况,令屏东县政府及保育人士担忧。
针对可能因素,屏东县政府透过中山大学团队与在地导览员频繁沟通后,在兼顾当地观光利益前提下,提出限制同一时间进入潮间带的人数、划设核心保育区以复育生物、规划生态导览路线以限缩踩踏范围、加强宣导并限制采捕海胆主要天敌等建议,未来县府将逐步规划及推动这些改善建议。
▲▼肚仔坪潮间带现况(中山大学团队提供)、肚仔坪潮间带泰来草床(民众提供)。
肚仔坪潮间带原是导览员带领游客认识潮间带生物的热门解说地点,过去曾考虑不开放、而以作为当地底栖生物种源库的方式进行管理,为此县政府采纳居民意见并透过海洋委员会补助,于2020年委托中山大学研究团队进行生态调查。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和5年前资料相比,肚仔坪不仅生物个体密度减少达八成,物种丰富度也下降超过八成,部分生物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改变,急需研议解决方案。
中山大学团队参考当地导览员自主搜集的资料及在地居民之描述指出,早年肚仔坪的浅滩上有着良好之砂土底质,并有大片泰来草形成的海草床;但近年来潮间带礁台环境明显改变,泰来草丛只零星可见,早期的优势生物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量庞大的海胆和为数也不少的海参,初估海胆数量可能在80至100万颗。
海胆在珊瑚礁生态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适量地啃食藻类,可以让珊瑚有更多生长空间,其他底栖生物也可以躲在由海胆挖出来的洞穴中,并增加海参的食物来源。然一旦海胆族群成长失控,原本丰富多样的栖地就会因高密度海胆的啃食而改变,依存在其中的海洋生物也会随之消失,最后只剩礁岩及海胆,不再具有之前的高生产力及丰富生物多样性,这种状态科学界称为「海胆荒礁」,若再不处理,很可能会演变成毫无生气的冰冷礁石。
中山大学研究团队透过文献搜集及居民座谈,推测造成这个栖地退化及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因包括游客踩踏破坏栖地、过渔造成海胆天敌减少、污水外溢造成海胆食物增生,以及大自然的台风、气候变迁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