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正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原标题:【百年正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意义

冉昊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踏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寻中国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是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旧中国的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提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现代化要求。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于20世纪末,人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于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为我国21世纪头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天,中国共产党如期兑现了承诺,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朝着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率优先公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给中国带来了经济腾飞。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两极分化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长期经济优先的政策,逐步转变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并重,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解决老百姓的“兜底”问题。脱贫攻坚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分配领域加强二次分配,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缩差共富的集中体现。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有多少“娄山关”“腊子口”,中国共产党都能够领导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通过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制度优势和组织动员的体制优势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转危为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从而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向前推进,给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新的示范,即通过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而非一味简单模仿和刻制西方国家工业化民主化的发展路径,一样能够立国兴邦

古人云万山磅礴看主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生活才能实现从温饱到全面小康,并且在整体上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只要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峰”,中国人民就有了发展的“主心骨”,中华民族就有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引路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能继续推进,并最终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