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林家的中国心——文化抗日 还我河山(三)

日本可以用武力占领台湾,但是台湾的民心绝非武力可以征服。

李鸿章不动声色,此时他最大的安慰就是自己终于统帅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军队!这支部队与洋人相比的确「土得出奇」。然而军贵能战,不只是摆样子好看的,得战场一试,再笑也不晚!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林维源的想法和李鸿章不谋而合。他认为李鸿章是俊杰,懂得建立自己的军队与洋人相比肩,他是中国当今的英雄!他找到了李鸿章,慷慨捐50万两白银给李的淮军作为更新装备之用。李鸿章对这位台湾巨富的作为相当感慨,李夫人赵小莲说林维源是雪中送炭

■捐钱建军却遭他用

不久,美国人华尔指挥的「常胜军」在上海虹桥不敌太平军,情势岌岌可危。华尔亲自前来拜见李鸿章。李鸿章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因此就果断出手,在上海虹桥与太平军血战三天三夜终于把太平军打得大败。那些曾经嘲笑这支淮军的洋人们对李鸿章带兵打仗的能力大为震惊;于是他们想先下手为强,消灭李的淮军。李鸿章当然奋起反击。不久,淮军与「常胜军」开战,几次交火,淮军打败「常胜军」,在上海争得了一席之地。

林维源真心为李鸿章喝彩!他相信自己的眼力与判断:李鸿章必定是中国未来的军事、政治明星,于是他自愿前去拜李鸿章为师,用其的眼光与魄力激励自己,在闽、台两地为国家出力。

他对林尔嘉说,李鸿章绝不可能是民族大汉奸。春帆谈判签署条约,都是太后、皇帝的旨意。谁敢不签?……为了拖延谈判时间,他挨了一枪差点丧命。

林尔嘉明白了父亲为了国家、民族的博大胸怀!于是父子再商议,乘朝廷在战败后议重建海军之际一再捐200万两白银,再展北洋雄风!200万两白银捐出后,慈禧太后立即召见,赐以珍玩并给予官衔。为此,就有陈允敦所选的《泉州翰林龚显曾的女婿林菽庄建半个颐和园》的论述。龚林翁婿以为早晚就可以看到一支强大的舰队了,那知道200万两银上缴后,建海军之议声便声消响沉,而颐和园却大兴土木……「一个颐和园,林菽庄建造了半个」。

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年轻的林尔嘉已经在政治思想层面上成熟起来并有相当政治远见。《马关条约》签署后,他从国际法的角度破解」条约」有悖于国际法则。《国际法则宣言》明确规定:「使用武力威胁取得领土之不得承认为合法。」但是林尔嘉看到的是,尽管台湾人民顽强抵抗,但还是阻挡不了日军的强悍进攻--1895年5月2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台湾澳底登陆……紧接着台北沦陷。6月23日,丘逢甲与日军进行20多昼夜血战,刘永福黑旗军血战一个多月,在弹尽粮绝状况下,乘英国「爹利士」号内渡大陆。

尽管台湾兵民都槌胸泣血,万众一心保卫台湾,但是敌强我弱,江山沦陷却是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林尔嘉向父亲提出收复台湾的第二方案,即向日本购买台湾计划。他认为日本可以用武力占领台湾,但是台湾的民心绝非武力可以征服。

抗日方式不断以「小股」武装袭敌;不断搧动反日思潮,加上日本驻台湾总督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推行皇民化政策,遭到台民更加激烈地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管治台湾力不从心,心有余悸。战后日本国内经济紧缩,为此,向日本购买台湾是有可能的!这种政治变通手段是何等的爱国气魄和博大的胸襟?!如果不是伊滕博文,这项伟大的购买工程或许有成功可能。

用「文化抗日」则是林尔嘉驱除日虏,还我河山,光复故园的另一种抗日复台方式。日据台湾之后,日本殖民统治者欲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每一个台湾人变成日本人,个个学日语,讲日本语言;学生上课不可用汉语与台语,这种思想文化领域的禁锢,意在切断中国文化之根,断我民族之脉!必须针锋相对!为此,林尔嘉迅速成立《菽庄吟社》作为政治思想文化抗日之利器。

《菽庄吟社》不仅聚集知名的文人墨客为吟仕,同时还召集了一大批将帅武弁。包括海军总长、代理总理,福建都督、永威将军孙道仁,光绪庚长(1880年)科武状元、福建护军使、漳泉总司令、培威将军黄培松漳厦护军使藏致平,直糸将领、大军阀孙传芳,五虎上将之一蒋鼎文等等。

■反抗日本殖民同化

这些将帅武弁,政治立场观念尽管不同,但是他们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态度是一致的。此外,林尔嘉还召集了11位崇拜中国文化的日本吟侣加入菽庄吟社,组成中、日抗倭统一战线,用文化抗击日本的殖民化政策。后来的实践证明,尽管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同化教育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但在台湾传统的中华文化之根并没有被割断,相反的台湾本岛的诗社钟会反而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连城璧、连横、叶际唐、张我军都在日据时期内渡并寓居厦门。

林尔嘉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其铮铮铁骨,是对国家之大爱;其小爱则体现对家庭老少和对社会平民布衣的关心和保护,这是他高尚的人格特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