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比民调,真能决定候选人?(庄伯仲)
2024年1月13日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赖清德以40.05%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侯友宜33.49%居次,民众党柯文哲26.46%则最末,证明民调终究是准的。(资料照片)
民调终究是准的!
2024年1月13日中华民国第十六届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赖清德以40.05%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侯友宜33.49%居次,民众党柯文哲26.46%则最末。对于如此结果,相信全台湾的民调学者与业者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民调终究是准的。一来除了民众党内参与侧翼民调之外,都是赖一侯二柯三的局面;二来赖清德仅获四成选票,也验证了六成国人支持政党轮替,下架民进党的民调。若非如此,那么此后真不知民调该怎么教下去、做下去了。
民调真可决定候选人?
那么比民调,真能决定候选人吗?先说答案好了,可以也不可以。说可以,主要是民进党和国民党各级候选人的党内初选已行之有年,多是靠民调来定夺提名,并无问题。说不可以,则是去年底的「蓝白合」就是因评比民调决定正副总统候选人未果,最终导致破局,双方还含怨互杠。
可以和不可以的界限何在?那就是有没有先把游戏规则说清楚。以党内初选为例,民进党和国民党的SOP都是党部召集有志参选者召开协调会,先讲好规则,决定抽样方式与加权办法,再设计问卷,交由长期合作的二至三家民调公司于指定期间之内进行电话民调。最后公布结果,不论差距大小,赢就是赢,输就是输。
以2018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台中市长提名人初选为例,卢秀燕在民调中即以50.30%平均支持率,赢过江启臣的49.69%,亦即仅以0.61%些微差距险胜而获提名。若按照统计学理,不是还要考量误差范围?甚至显著性检定吗?但党内初选的游戏规则就是如此,rule is rule,一翻两瞪眼,不能不服气,而且外界都看得懂,不会有争议。
可是2024年总统大选的蓝白合却非如此,尽管在前总统马英九见证下,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于2023年11月15日签署了「六点协议」如下:
一、马英九前总统、国民党、民众党,各推荐一位民调统计专家。
二、由民调统计专家检视评估11月7日至11月17日,社会各界公布的民调结果,及国民党、民众党各提供一份内参民调的结果。
三、双方同意,若超过统计误差,由胜者得一点;若在统计误差范围内,由侯柯配得一点。
四、11月18日周六上午,由马英九基金会公布结果。
五、蓝白合后,两党共同组成竞选委员会,全力辅选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及两党推荐之立法委员候选人,不分区政党票,由各党各自努力。
六、在马前总统见证下,国民党及民众党承诺,为台湾第三波民主改革建立典范,必须成立联合政府。除国防、外交、两岸由总统决定,其余部会原则上依各党派立委席次分配,民众党主责监督制衡,国民党主责建设发展。
其中一至四点虽论及民调评比,但为各推专家、检视期程、胜负得点、公布结果等大方向规范,并无何种民调才能收录,如何进行评比等细节。更关键的是,六点协议推出后两天就得进行评比,其间国、民两党和见证的马办并未就此做任何沟通,仅直接推派三位代表与会,就注定了各说各话。
抽样误差不是问题,比什么民调?要怎么比?才是问题。
蓝白合民调评比没有结果,外界多把焦点放在统计误差范围,认为蓝营主张正负3%,而白营坚持就是3%,双方无法合意才破局。不过这点反而单纯,柯文哲的确说过「赢不到三趴算我输…」,但问题是六点协议中的第三点白纸黑字就写着「统计误差范围」,而非「让三趴」。而所谓统计误差范围,依民调教科书所示,1068份样本规模,在信心水准95%之下,抽样误差为+/-3%,误差区间即为6%。关于此处,即便民众党代表求真民调总经理关智宇在接受《聚传媒》采访时也无法否认,只能辩称「民调教科书是如此叙述,这无庸置疑,只是如果放在政治实务上,就会产生讨论空间…」云云。可见抽样误差自有定论,不该是问题。
反而何种民调才能纳入评比,会是最大问题。尽管六点协议中第二点,提及将评比11月7至17日各界公布的民调及蓝白各一份内参的结果。这段期间共有符合所需的七份外部民调,外加二份内参,而这九份民调的样本底册、抽样架构、访问执行方式(市话、手机、网路简讯)、题目设计(有无包含郭台铭?对手是不是赖萧配?)、甚至加权方式多不一样。同样问卷换别家业者来执行,结果就可能截然不同,而硬是放在一起「大锅炒」,就难有蓝白都能接受的共识了。
而评比方法又是另一问题,国民党方主张直接比较侯柯配或柯侯配PK赖萧配时何者民调支持度较高;但民众党方则推出「净差法」,亦即侯柯配或柯侯配支持度减去赖萧配支持度的民调差距来对比。后者虽然有其逻辑,不过,对照六点协议的第三点精神,如此调整并非这三位代表所具备的权责范围。进一步思考,该方式也较不符合统计学理。因为民调是考量抽样误差后的区间估计,你不知道要拿侯柯配或柯侯配持的哪一点支持度来对比赖萧配的哪一点支持度,而且因双方都有抽样误差,误差范围可能因此而加倍,故不可行。
台湾的选举民调只能「比大小」
有些热心的专家学者曾来信指教若干更精妙的民调评比方法,例如探讨每一受访样本在支持侯柯配或柯侯配来PK赖萧配时的游移,因为侯柯配或柯侯配并非互斥,可以进一步计算其共变异数或是相关系数。不过这些分析都需要动用民调原始数据(raw data)来跑跑看,现实中很难做到,因为这是民调业者的商业机密,几乎不可能提供。尤其是台湾多数的选举民调只有新闻报导,连问卷都没有,就只能帐面数字比大小了。
比民调是政治谈判,而非学术研讨会。
最后,民调评比会议说到底仍是政治谈判,而非学术研讨会。有些庙堂高论在学理应然面说得过去,但在谈判实然面却行不通。例如某学者发表论文批评蓝白两方都错了,统计误差范围不是国民党主张的+-3%,也不是民众党坚持的3%,而是另有其他。问题是,这些讨论只能存在于学术研讨会,蓝白代表都奉党主席训令去谈判,统计误差范围当然以自家诠释为准,与谈代表岂可自作主张,擅引其他学说?
历史没有如果,但可假设。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2004年总统大选「连宋配」之所以成功,系因国民党和亲民党先有合作对抗民进党才能胜选的意愿,双方高层幕僚再协调将近一年才水到渠成,敲定国亲合共推候选人,由连战和宋楚瑜搭档参选。二十个年头过去,假设这次马朱柯侯会晤时能有熟谙民调人士在场,协助制定评比办法,而双方幕僚也能紧密联系,做好相关行政准备;甚至在四巨头见面前即拟定具体规则,有足够时间比照政党初选来量身打造民调,那促成蓝白合的机会就大增,而本届总统大选的结局就有悬念了。
2024年大选已然落幕,笔者身为蓝白合民调评比会议国民党方代表,谨以此文留下些许见证。
(作者为文化大学新闻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