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喝手搖飲!芒種過後慎防濕熱倦怠 中醫推2飲品補脾胃助消化
今年6月5日是节气「芒种」的日子,预告着夏日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阳明马光中医诊所高慈婷医师建议,可透过气功导引健脾除湿,并推荐2饮品消暑养生。 图/Shutterstock
节气「芒种」的到来,预告着夏日天气将逐渐「炎热」起来。「芒种」代表:进入夏日至此时节,稻谷已经结实成「种」,而且榖粒已长出细「芒」,因此称为「芒种」。
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芒种这个时节,正值气温升高的午后雷阵雨季,空气中弥慢着闷热湿气,加上汽机车与冷气排出的热气,导致人体的汗水与体热排散不畅,因此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容易困顿倦怠,好像怎么睡都睡不饱,四肢也都重重的,不仅疲乏无力,还会感到食欲不振,饭后腹胀与腹泻,头皮及脸上容易出油,身上也爆出湿疹、痘痘。
芒种的节令养生注重:除湿与消暑
中医透过气功导引八段锦、穴道按摩、中药茶饮、饮食补水,可以有效清除脾胃湿热、解暑养心。
1.清除脾胃湿热
中医认为,五脏中的脾,有运化体内水分湿气的功能,同时脾也主导人体四肢肌肉。所以一旦体内、外湿度太高,会阻碍脾的除湿效率,我们就会特别容易感到四肢无力、精神倦怠、腹胀与腹泻,甚至还会冒出湿疹痘疮、连舌苔都黄黄厚厚刷不掉,即使刷掉又会再长出来。
• 借由四神汤与酸梅汤取代含糖手摇饮
这时候,我们不是要减少饮水量,反而是要多多补充水分,来代谢体内陈旧的湿气。冲泡中药茶饮一方面可以补脾胃之气、加强除湿利水,另一方面用来取代添加高盐味精的汤品、含糖冰凉的手摇饮,加上简单的穴道按摩,让处于湿闷夏天的身心,可以更加舒爽。
市售四神汤(不含酒)、酸梅汤都是很好的夏日饮品选择。
酸梅汤材料:乌梅20公克、山楂15公克、陈皮10公克、荷叶10公克、洛神花10公克,加1500C.C.水煮沸,转小火再煮15分钟,可加入适量冰糖,放凉可以茶代水饮用。适用于夏季流汗量大、易长痘疮,伴有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族群。
• 穴位按摩帮助代谢湿气
按压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丰隆穴,至出现酸胀感;反复轻轻画圆揉按肚脐周围,以及任脉的中脘穴,可舒缓肠胃不适,并帮助身体代谢掉多余的湿气。
2. 养心解暑
当遇到夏季酷暑,让人感到心浮气躁、情绪不安的时候,可选择入心经的红色食材,像是补心气、养心血又可助眠安神的--红枣来冲泡或是加入菜品中,能安定烦躁的情绪。其他像是山药、秋葵、莲藕、莲子、木耳,一方面能清走肠胃热气,一方面又可以养护脾胃,也是很好的夏日食疗选择。
在夏季适量吃些寒凉性质的瓜类、豆类,像是苦瓜、丝瓜、西瓜、小黄瓜、绿豆薏仁,也有去火、解毒的功效。需注意的是:当皮肤过敏时,应避免酒类、烤炸辣,也应暂时避免食用当季许多属性偏热性的水果,例如:凤梨、榴莲、芒果、荔枝等,以免加重皮肤的发炎反应。
• 按摩「百会穴」、「少冲穴」促进循环
可多按压头顶正中央百会穴,与双手小指头末梢桡侧的少冲穴,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
无时无刻都可以按压百会穴,除了可缓解头痛、止晕,还有提神醒脑、促进头皮新陈代谢的功效。特别的是,体内湿气较重的人,按压百会穴时,会觉得头顶酸胀感特别明显。
位于小指头末梢桡侧、指甲边边的少冲穴,是属于心经的穴道,平时常常轻柔按压,就可起到保健心脏血管的功效。将手指伸直,掌心朝下,以拇指及食指捏住另一手小指两侧,力道轻而重反复多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钟,可以调整自律神经及内分泌,安定身心、缓和情绪。
• 透过气功导引健脾除湿
中医气功八段锦中的「两掌托天,理三焦式」,可透过肌肉四肢的屈伸、筋骨的松紧,达到引导气血流通输布全身,有助于生发阳气,更有益气养心,健脾除湿的效果。
芒种养生必知。 图/马光医疗网
图/马光医疗网
本文转载自《马光医疗网》,原文为:掌握除湿消暑两要点,芒种养生好简单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