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台积电吃肥单 英特尔坚持自己来 美媒爆内幕

美媒指出,Gelsinger不放弃自制晶片,不只是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也为了加强美国国家战略。(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由于英特尔即将上任的执行长辛格(Pat Gelsinger)在周四法说会上表示,2023年大多数产品仍以自行生产为主,引发投资人的疑虑,导致隔天股价大跌。但美媒指出,事实上,Gelsinger不放弃自制晶片,不只是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是为了加强美国国家战略,并防止来自大陆台湾威胁

美国财经媒体报导,Gelsinger在日前的法说会上,除了提到2023年前多数晶片仍将自行生产,也指出晶片制造是一项国家资产,英特尔为了科技产业、美国科技发展,必须维持健康状态,此机会将无庸置疑地把英特尔和美国推向技术领导地位,所以他在法说会只字不提台积电,仅说未来将采双轨制生产,也倚赖委外代工,但仍以自制为主。

不过,华尔街并不买单这种说法,反而认为英特尔应先以获利为主,采取能快速提升制程产量的发展策略,尤其是之前已有10奈米晶片拖延多年的例子。有鉴于此,投资人认为英特尔自制又将延迟研发进度数年,不仅落后对手,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导致隔天股价大跌9.29%。

报导指出,英特尔目前仍有许多晶片在美国制造,并于在奥勒冈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都设有工厂。如果英特尔依照华尔街的期望,将生产外包给台积电,那么美国又将失去一个主要先进制造,并将更多关键技术转让给台湾,而还有与它为邻、同样积极抢食半导体市场的大陆。

然而,多年以来,美国半导体业不断抱怨,在当地制造的激励措施与大陆或其他地区相比之下,远远不足,因为大陆已决定斥资逾1600亿美元来建立国内产业。虽然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去年提出了一项「美国制造」可享抵税10%的政策,包括当地生产、更新设备或扩建设施;而两党也提出另外一项法案,提供500亿美元激励措施来建设美国生产设施。但这笔钱乍看很庞大,可是对照之下,单只是台积电一家公司,今年计划资本支出就高达280亿美元。

报导并提到,英特尔即将离任的执行长史旺(Bob Swan)曾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在本土就能进行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和制造技术,因此,英特尔非常需要在美国能有安全可靠的供应链。此外,英特尔除了尽力提升自制能力之外,也可以与代工厂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例如台积电、三星电子都寻求或正在美国建设新工厂,也可将制造留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