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名字就被取代…萧正浩24年磨出的「慢棋人生」

▲学围棋的人似乎都有一种相同的气质,第一次见到萧老师时就感到一种很沉稳的气场。(图/记者周宸亘摄,下皆同)

记者苏晟彦黄凯翊/专访

「我一路走来,都很幸运」,曾创下以12岁最小年纪入段萧正浩老师,是这样跟我们形容他这20几年的围棋路。从5岁开始,在父亲陪伴下,他就这样一头栽进这黑子白子世界,在专访当天,一走进海峰棋院对弈室,萧老师用十分沈稳嗓音向我们打了招呼,一种跟外表很不像、却又隐隐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

「刚好爸爸喜欢围棋,我们就一起去了。」萧老师缓缓地说,父亲认为下围棋对小孩子的专注、思考有帮助,就这样开始进入围棋的世界,一转眼就24年。我们问起老师,你有想到这会是你会喜欢围棋一辈子,甚至当成一辈子的职业吗?他侧着头想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当时的我肯定没想过。」

他告诉我们,其实自己一直都没那么确定,「但我运气好像总是很好,刚好台湾棋院成立,进去当了第一届的院生。」甚至当时萧老师曾创下纪录,以12岁时就入段,获选为职业棋士,他也将这成功归咎于运气,只告诉我们,「虽然从五岁开始,几乎每天从早下到晚,但很有成就感,就这样走下去了。」

▲▼除了曾以最小年纪入段外,萧正浩也在16岁时取得台湾最年轻百胜

就这样下着下着,准备迎接29岁的萧正浩,已经是职业九段的棋手,几乎在这些岁月中,有一半的时间沈浸在围棋的世界中。当初和他同时学棋同侪们,几乎都放弃追逐,转而向其他跑道前进,因为台湾的升学制度如此,萧老师也不得以围棋特招生的方式,进入北体取得文凭

「『天份』在围棋中,占了太大一环」,萧正浩老师说,从5、6岁开始学棋的话,如果到了13、14岁还没有办法入段,或许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放弃。而除了天份外,学棋的人更要耐得住性子,除了小时候得耐住性子,面对棋盘常常就是一整天的时间外,在国际的大型比赛中,「慢棋」更是常见的比赛项目,而这一比,往往就是7、8个小时,更得比谁有办法沈住气,谁的体力能支撑得下去。

擅长慢棋的萧正浩老师告诉我们,其实自己受到围棋影响很大,连个性都像是「慢棋」一样,做事需要考虑很久,非得想到周详才肯去做,十分「沈稳」。在这几年,随着年龄渐长,在体力上也受到考验的他,开始遇到撞墙期,常在大型比赛中,下到后半盘开始会出比较多的状况,才了解体力也在围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他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状况,因为自己已经要30岁了,快要过了职业棋士巅峰期,所以得更努力。因为在这一行「不更努力马上就会被淘汰」,小时候比你强的选手,过了两三年就看不到他名字竞争太激烈了。

▼萧正浩老师与陈诗渊老师(右)为台湾唯4的九段棋士。

►一年拿6冠隔年却全失手!陈诗渊靠「相信」再夺碁圣

面对一连串的采访,萧老师不讳言,「能够有媒体曝光大家才会认识围棋」,就像对于黑嘉嘉转战演艺圈,他也是保持乐观态度,「能多点人知道(围棋)很好啊,要不然门槛太高,就怕以后越来越少人下棋。」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像韩国学校将围棋放入课程,能够普及到一般民众,慢慢降低门槛。

采访结束后,为了捕捉萧正浩老师和陈诗渊老师最自然的一面,摄影记者开始「调戏」起他们,问起他们骂过最狠的粗话是什么,只见萧老师搔了下头,看着我们说,「可能就是O北吧…」,让我们不禁一笑,我想,未来在围棋这条路上,萧老师一定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沉稳的「慢棋人生」,虽然缓慢却又带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