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线‧上-大陆到底有没有通缩?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CPI年增率目标定在3%左右,通膨预期下,钱可能会贬值,也有望让民众愿意从口袋掏钱消费。图/新华社
去年10月,同事分享其在东莞商场拍的照片,空荡荡,几乎看不到人影,且有约5成柜位围起装修隔板。今年3月,在疫情后大陆全面放开已超过一年,北京多个商场仍常常出现「小猫两三只」情况,即使是周末假期,会出现人潮的楼层,也多是美食街或与餐饮有关的店家。
侧面了解经营零售业的台商,也坦言当前民众「提袋率」恢复速度仍然缓慢,甚至悲观看待消费力道或许不会这么快回温。而消费需求疲软,是大陆通缩的一个原因。
另外,还可从以下例子看到通缩的影子。此行赴北京采访的一位经济专家表示,他在2019年与2022年曾分别购置过房屋,还特别就两次添购家具、家电等用品进行价格比较,发现2022年比2019年的费用更便宜,去年又发现比前年更便宜。他说,「除了食品之外,没有通膨,都是通缩」。
这位专家解释,大陆拥有规模化的产线,本来就比其他地区产品更有价格优势,加上疫情后生产出大量商品,卖不出去消化不了,又碰上消费者紧缩荷包,只能尽量便宜出售。
虽然大陆政府一直否认有通缩,但不只民众很有感,数字也会说话。大陆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初开始,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一路下滑,甚至有六个月不是处在0就是负成长。全年只年增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更是几乎全年都处在负成长。
虽然消费确实减少又降级,但上述专家也说,大陆民众还是有钱的,「资金量是够的」,只不过因为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所以在消费上「控制了一下」,或许等对经济的预期好转之后,大家就会敢消费。
目前确实也看到一些曙光,因为消费减少很大一个原因是对房地产信心不足,而在这位专家眼中,大陆房市出现一些积极讯号,且「首付(头期款)比例降了,贷款利率也降了。」
另一方面,分析师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CPI年增率目标定在3%左右,通膨预期下,钱可能会贬值,也有望让民众愿意从口袋掏钱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