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线‧上-价差搅局 台湾新药有苦难言

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生技新药在「十年磨一剑」下,至少有15个新药拿到台湾药证,而有11个新药则拿到国际药证。不过被视为「台湾之光」的新药,申请健保价的药物并不多,而获健保价核准的,不是不敢卖,就是对业绩贡献非常有限,其中原因就是出在「药价差」。

药价差(pharmaceutical price gap)是指健保给付与实际药品采购价格的价差,此价差被视为经营单位的利润。而大医院由于采购量大相对议价空间也大,要求的药价差就相对可观,据悉三大医学中心至少要求25%的药价差,对新药公司而言,实在难负荷。

以新药开发来看,从研发、临床试验到药证核准,开发的成本最少都由30亿元起跳,药品上市后,还要再花时间行销推广,初步估算单产品推广的时间就需要4~6年,新药产品才可能有机会取得一定销售放量的规模,这当中还不含药证核准延迟、找寻伙伴合作授权花费的时间与成本。

据统计, 国内新药中,智擎、太景、药华药、合一、台康生和怀特都取得台湾健保核价,但以各家公司的营收贡献来看,除了智擎约近2亿元的营收外,其余的挹注都非常少。

鼓励新药发展一直都是政府的政策,全民健康保险药物给付项目及支付标准的第17-1条条文,更以国产新药在台湾做为国际间第一个上市给予健保核价,因为是第一个上市新药国,药品定价与健保核价,就成为全球其他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

只是健保每一年调查一次药价,如果供应医院价格低于健保核价15%,即于下年度调整降低核价,依此类推、循环砍价。

健保署这种每年一次的持续砍价,尤其是适用17-1条的新药公司,因是全球首发,将成国际标准,如果药价崩跌,将对国产创新药进军国际市场形成极大打击。

为了怕影响进军国际的药价,新药公司可能就采自费市场,甚至取得健保价也不敢卖,政府美意沦空谈。

因此,政府要扶持国内新药,可能要更严格规范药价差,否则首发的台湾新药可要落入哑巴吃黄莲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