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经济成长背离 揭3原因
受惠于110年经济成长动能良好,科技与传产产品出口畅旺,上市柜公司获利大幅成长,使营利事业所得税实征净额巨增,综合所得税亦因企业配发股息及厂商调涨薪资,致盈余分配、薪资所得扣缴税款俱增,加以营业税因国内产销活动稳定,及进口税额成长挹注,111年全国赋税收入达3兆2479亿元新高,年增加3737亿元或13.0%,高出预算数5千2百余亿元,税收连续2年增逾1成,为近17年首见。
正成长税目中,营所税剧增3254亿元(+46.4%)最多,系因110年上市柜公司获利大幅成长7成,致结算申报及暂缴税款俱增所致。其次,综所税随盈余分配等扣缴税款及房地合一课征所得税增加,年增1249亿元(+23.6%)。营业税因国内产销活动稳定,进口矿产品、化学品、电子零组件及小客车等税额增加,年增450亿元(+9.0%)。关税增加93亿元(+7.0%),主因调制食品、机械及电机设备、动物产品等进口税额增加;遗产税增加42亿元(+12.6%),因适用税率15%及20%之大额申报案件增多;地价税因111年多数县市公告地价调整,房屋税则因开征件数上升,分别年增41亿元(+4.5%)及21亿元(+2.5%)。
111年仅证交税、货物税、土增税及契税等4税目为负成长。以证交税因全球通膨与升息趋势,使投资心态转向观望,及基期偏高,减少998亿元(-36.2%)最多。货物税减少266亿元(-14.8%),主因政府为平抑物价,实施汽、柴油货物税调降政策。土增税及契税分别减少170亿元(-15.4%)及23亿元(-12.9%),均因大额税款案件下滑,与房地产市场降温亦有关联。
就各税目规模值观察,111年营所税、综所税、营业税及遗产税等8税目实征净额创历史新高,营所税、营业税更分别首度突破1兆元、5000亿元规模;证交税及地价税为历年次高。
就税收变化与经济成长率走势来看,近年两者常有背离现象,且长期而言也非保持对应波动关系。归纳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为物价因素,经济成长率指实质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变动率,以表示经济成长速度,亦即反映剔除物价影响后、量的变动,税收增减则包括价、量因素在内。亦有计算内涵因素,GDP系由各行业产出的商品或劳务总价值扣除中间投入后之附加价值加总而得,而税收为各税目依各自税源征课后之税收加总。最后因素为制度面因素,指税制(包括所得税落后征缴)或税率变动,及稽征机关加强专案查核等措施。如103年营业税、104年土增税,分别受银行保险业营业税由2%调增至5%、及105年即将实施房地合一税等税制影响而剧增,致税收增幅明显高于同期间经济成长率。
109年因税务纾困及延分期缴税措施,税收年减2.9%,110年则因上年疫情纾困免办暂缴税款递延入帐,大增19.8%,此两年受税制影响,税收走势与经济成长率(3.4%、6.5%)落差拉大。
111年受通膨升息压力,加以大陆封控措施干扰,全球终端需求萎缩拖累我国外贸动能,经济成长率回落至2.4%,税收除受前开因素影响外,在落后征缴之所得税实征状况良好下,111年税收年增率仍达13.0%,明显高于经济成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