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李清亮与太太正在进行生姜的拣选与分级。

【文字 老斌/摄影 林焮尧】

台东「清亮生态农场」的姜农李清亮,他的前半段人生可谓早期台湾「作穑人(tsoh-sit-lâng)」的缩影,年轻时除了务农,还兼跑各种工程赚钱,全年一刻不得闲。他的儿子李奇军开玩笑说:「人家农夫以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爸是日出而作,日落继续作。」李清亮因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出现状况,调养身体之余,在朋友引荐下开始接触有机食材,进而让他决定踏上有机农耕之路。

大清早从鹿野出发,准备前往台东拜访有机种植超过二十年的李清亮、李奇军父子,想到今天能见识他们家著名的姜,初冬的寒意,似乎就被驱散了不少。

清亮生态农场是台东早期投入有机耕作的先驱之一,主力作物除了姜,还有梅子、段木香菇,以及其他季节性蔬菜水果。农场也致力于农产加工,二○○九年取得有机加工认证、二○二○年取得农产品初级加工场登记证,此外,也参与当地农业、林业合作社,配合农粮署,投入推广当地友善农业与有机耕作。

生姜采收清洗后正待风干。

李清亮今年七十四岁,十三岁时随着家人从苗栗来到台东移垦,整整一甲子的山海岁月。

一开始,来到鹿野乡瑞源村靠海岸山脉一带,种植花生和玉米。后来听说山上原料取得容易,想上山种木耳,但因林务局禁止砍伐,转而种植香茅提炼精油;至于姜跟梅子,是后来山上可供三轮车通行的产业道路开通后才开始。

「那时候山上连车子可以走的路都没有,通常我们都是先开到某个地方,再慢慢走到田里。」李奇军回想起年少记忆。

自巨人肩膀站起 漂泊东南天地间

「从小帮忙务农」这句话,对大部分七年级生而言,算是听了会令人眼睛有点睁大的那种经历。他说:「以前哪有什么过年,就是吃一顿晚餐,隔天马上又要忙春耕的事情。而且,像我爸那种硬颈的客家人,一天除了少数的睡觉时间,几乎排满各种工作。」

四十一岁的李奇军(右),从小帮忙务农,二○二○年荣获第五届百大青农。

当完兵后,李奇军曾到台北工作一年半,当时父亲身体微恙,家人问他是否愿意回家帮忙。「就这样被骗回台东,才二十五、六岁吧。」李奇军坦言:「当然,要不是父亲当年拚命付出,也不会有今天的基础,让我们这些后生可以承接……我啊,其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开始回来,除了农忙需要,其他时间没事做,李奇军就到自家在台东市区开设的简餐店帮忙。他自嘲像个填补人力缺口的飘泊工人,山上缺人去山上,加工厂缺人就去帮忙,剩下时间,就待在简餐店。然而,这样的安排,刚好促成他串起自家农场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端,上、中、下游完整的历练过程。

关于我和姜变成家人的那件事

清亮生态农场主要的耕地,位于东河乡海拔约四百六十公尺、当地名为「铜矿」的山腰上,规模二十多公顷。从种姜到采收的过程,大部分还是需要仰赖人工,尤其采收时的挖掘,相当耗费体力。

在台东,种姜的时间点一般约落在一至二月左右。

种姜前得先整地、开沟作畦,将姜种等距放在沟里,接着覆土;日后经过多次人工培土与除草,渐渐将沟填平且堆高。等待姜肉逐渐成长,再找寻适合的时机采收。

问起嫩姜、粉姜与老姜有什么差别?姜母又是什么?李清亮开示:「端午节前、也有人说七月半之前采收的属于嫩姜,这之后到冬至之前的叫粉姜,冬至之后的,就叫老姜。」就是依照采收的成熟度区分。

来年种植时,老姜则成为姜种(姜母)种到土里。姜母随着下一代姜的成长茁壮,会慢慢萎缩分解,待下一代的姜被挖出后,整欉姜最下端通常会看到干扁后的姜母。因此一般姜母鸭所指称的姜母,其实是即将成为姜母之前的老姜。

如果依照季节来看,五至八月这段时间会比较容易买到嫩姜,八到十一月是粉姜,十二月之后则是老姜陆续上市的时间。由于冷藏设备的应用,在十三℃冷藏条件下,老姜采收后可以存放一年都没问题,因此我们一整年都可以买到老姜。

左边是清洗风干的大姜,右边是刚出土的竹姜(小姜)。

李清亮飒朗地说:「我们家的姜都是等到熟度够才采收,一般都是收老姜,少数青黄不接时才会采收粉姜。另外要注意季节,像五、六月时挖的姜,常温保存的话可能只有几天时间;想耐久保存的话,还是要冬至过后熟度够的老姜——放四五个月都不会坏掉,不需要冷藏、冷冻,常温就可以了。」真不愧是「大姜军初代目」。

此外,李清亮还提供了一个姜的保存秘法:先将姜切片、切丝后小包分装,冷冻保存,要煮的时候再拿出来用,退冰或不退冰都可以,如此可保存一整年。

可惜的是,今年(二○二三)秋天台东接连遭遇两个台风登陆,狂风暴雨造成山上姜田损失惨重,而部分种在平地的姜,因为六月时感染姜热病,也几乎全军覆没。「今年很想哭啊。」出访前电话联系时,李奇军就曾这么说过。

姜来将来一直来

李家的姜加工目前以麻油姜为主力,旁及有机蜜姜汁、姜粉;也持续跟农改场合作,进行姜醋的研发与量产。「以前做一批要卖一年,根本卖不完。」虽然如此,李奇军讲话总是带着乐观的笑意,「我都会说我们的「本」很厚,意思是,囤积在那边卖不掉的「本」,有够厚。初级加工不难,大家都会,难的是要怎么卖出去。」

姜煎鬼头刀。

嫩姜鸡柳。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见《乡间小路杂志》。

※了解更多,欢迎前往《乡间小路粉专》。

※本文由乡间小路杂志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