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產地】吃一顆美味與時共進的臺灣水餃

【文字 郭正伟/摄影 吴尚鸿】

「人的口味会变,食材也是。」三十多岁接手「克林台包」经营的刘音岑,迄今已十二年,谈起这些年大刀阔斧的营运策略,将原本地方老店改造成传承在地文化的台南名店,她语气明快俐落、思路清晰的说:「百年前的天气、环境跟现代已然不同,食材的味道也已有所变化……紧抓着『以前的味道』不放,不愿适度改善、调整,这样的店其实满难找到未来。」与时共进,维护传统滋味文化,更不断尝试追求各种现代美味可能,是克林台包逾七十年仍屹立茁壮的原因之一。

「台湾水饺吃凉的。」克林台包总经理刘音岑聊起过往食饺记忆。「台湾以前盛产地瓜,为什么用地瓜粉做饺皮,主要能清凉降火。南部气候炎热,台湾水饺蒸熟放凉以后,看起来QQ透明,工作休息时就吃个两颗止饿。」口感、视觉兼具,也解了暑日炎热。这一口消夏凉食,是台湾长辈们熟悉的朴质滋味。

一车刚蒸好、叠了好几层,热呼呼冒气的台湾水饺,被推至定点放凉,香气清淡隐约,肉香、五香粉、油葱味交融……正港(tsiànn-káng)的台湾传统味道;一旁采访的我,想起旧时路边办桌的厨忙区,烟雾蒸腾中逸出的熟悉气味。那种莫名让人愉悦、感受人情脉动热络的好食香气。

台湾水饺 精华在Q弹饺皮

透明表皮浅浅的灰,略带内馅棕黄色调,是传统口味的台湾水饺;透出食材黑色调的,则是后来研发的素台湾水饺,混搭多种菇类佐松露盐,尚未入口,轻浅香气已然掳获人心。刘音岑解释:「国外观光客来店里,很多都偏爱素食口味,我们才研发了素的台湾水饺。」

「你们吃吃看,我们饺皮的配方有调整,更Q弹,就算冷冻后再重新加热,还是可以保持弹性,非常不一样。」刘音岑介绍起自家产品不卑不亢,充满自信。克林台包使用的粉料,与台南在地的淀粉行长期合作,还不计成本,混合单价高了近十倍的莲藕粉,为传统粉皮增添弹性。应用至销售面,则进一步创造台湾水饺可冷藏、冷冻宅配的便利与竞争力。这也是刘音岑「顺应时代改善口味」的一项革新。

一口咬下原味台湾水饺,台式料理的熟悉香气立刻充盈口中,猪肉搭配笋丁、香菇、虾米、油葱,以五香粉、白胡椒调味,带嚼劲的外皮没有鲜明味道,它的好吃在于彼此和谐、互搭。香菇水饺则果真令人惊艳,松露盐领着各种菇类的独特芳香。这般传统滋味一入口,体验到的是一种温和到接近安心,五感兼并的感触;是放学后飞奔回来,推开家门,厨房正热烈炒菜的疗愈气味。有人等待你平安归来的味道。

台湾水饺内馅需先炒熟

克林台包统一每颗重量约七十五克。

刚包好的台湾水饺,既白胖丰满又软嫩诱人。

老店价值 在与时共进的进化

原名「克林食品店」的克林台包,一九五二年由刘锡堃创办,贩售自家烘焙的西点面包与进口食品、杂货。第二代经营人刘宗安,刘锡堃之子,接管店务后,转型迷你生鲜超市,并研发镇店之宝,取名为「克林台包」的八宝肉包。八○年代,随着台湾进出口全面开放,各式超市林立、竞争变多,重心便渐渐转为专注研发、贩售特色包子、台湾水饺、膨饼等传统中式点心。

刘宗安直到生病倒下前一刻,都还在处理店务。父亲问刘音岑是否愿意接班的时候,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动了。「决定接下这间店,其实当下我没有考虑很多。但也会想,在传统与扩大之间,克林台包这样老店的转型应该怎么做、怎么选择?」她回忆接手店务初期,「我刚回来就是先了解状况,我问我自己,如果持续不变,十年后这家老店会怎么样?」

「常常我们想到的老店,是一群上了年纪、绑着护腰的老师傅,认真做着手艺,脾气很大,店员则一脸臭脸卖着东西。大家拚得要死要活,却好像赚不到什么钱。」刘音岑的描述带点感慨。

除了传统口味,刘音岑更自行研发出素食香菇口味台湾水饺。

大刀阔斧 以科学思考手艺传承

维护手艺技术的严谨传承,与提升现代化机械制程、商业行销之间,思索平衡,刘音岑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就是要吸引年轻人投入产业。

依旧维持传统名称的克林台湾水饺。

背景的彩色膨饼是刘音岑研发的得意产品之一。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见《乡间小路杂志》。

※了解更多,欢迎前往《乡间小路粉专》。

※本文由乡间小路杂志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