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写/张忠谋用「三张简报」讲完一生 谈起梦想像诗人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在中研院演讲我的旅程。(图/翻摄中研院粉丝团直播)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今(13)日到中研院以「我的旅程(My Journey)」为题发表演说,这是他10/2宣布退休后首度出席的公开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张忠谋竟然只用「三条时间轴」和「三张简报」就可讲述他长达86年的人生旅程,符合他精确、简要、实事求是的工程师性格;但每每提到他的梦想和兴趣时,又忍不住流露出诗人般的感性。
这场演讲一小时,张忠谋大方和学生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包括出生、经历战争、家族迁徙、到最后美国念书求职等过程,这场演讲,仿佛是张忠谋的人生回忆录;同时也开放半小时问答,对于演讲邀约大多是拒绝的他,幽默地说:「因为是面对年轻人他才愿意来分享,因为成年人比较无法教育了(beyond educable)。」
长年跟在张忠谋身边的台积电同仁说,董事长逻辑、思虑向来很清楚,因此他也要求同事也能跟上他的节奏。这场演讲也将他工程师基因展现的淋漓尽致。
先说这三张投影片,第一张投影片指出他的人生旅程其实就是外在致力追求的过程,并且把他的人生旅程三个面向,加上一个中心思想,包括物理上的旅程(physical journey)、志向和职涯的旅程(Aspiration and career journey)、求学过程及学习的旅程(educational and learning journey),最后是他终身学习的中心思想(life-long learning),这四个面向环环相扣,相互影响、补足。其中,以求学过程及学习旅程是最为重要的,「95%以上的学习都是来自于求学阶段以后」他说,因此他也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
▼张忠谋用三张投影片讲完一生,下图为第一张。(图/翻摄自中研院脸书粉丝团)
第二张投影片则是将第一张所提到的三个人生旅程,分别用三条时间轴来呈现,还有上头还有一个个刻度去标示几岁到几岁做了些什么,当代的年分、年龄、志向转变、职涯、当时致力学习的事物标示三条线图上,就像专案管理最常用的「甘特图」那样的井然有序,彼此还能横向互为论述、交互影响。
然而看似用科学方法描述他的人生,但每每提到他的兴趣、志向,却难掩他诗人的一面。诗人的一面不光是从他在自传中「17岁以前想当作家」的自白;更从他讲述人生历程时,巨细靡遗地记住每个重要时间点,记住家人在做的每件事,透露他的感性与怀旧。
▼张忠谋演讲第二章投影片,用三条人生时间轴说完自己的大半人生。(图/翻摄自中研院脸书粉丝团)
最后一张投影片,张忠谋讲述他所定义的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并不是中国俗谚「活到老学到老」,也不是为了学位而学习,而是指为了职业生涯甚至下一个阶段所做的学习,这不是一个概念或价值而已,他强调必须是有计划的实现,因此他也将这些实践方法步骤罗列,并且每周要规划多少小时来执行这项学习,这时的他,又回到讲求研究方法的工程师那一面。
演讲约莫一小时进入到问答阶段时,有同学发问怎样才算成功的人生?他感性回答,成功有很多方面可以表现,对他而言,当他觉得幸福,他便觉得他成功。
定义完成功,张忠谋也幽默一下表示,当然他也可能因为赚很多钱而感到很幸福,但真正的幸福不能只局限在物质上,他举例,在他55岁那时会选择放下德州仪器优渥薪资和安逸的生活来台湾,就是为了重拾他的兴趣,他一直都很努力在追寻幸福。
▼张忠谋接受中研院长廖俊智的纪念品。(图/翻摄中研院粉丝团直播)